8月28日下午,松江区社区学院老年教育部沈海妹副主任陪同上海市科技艺术教育中心工作人员,前往松江区泗泾镇老年学校拍摄全国终身学习品牌项目评选宣传片。泗泾镇老年学校戴祖喜老师作为纪录片里的一个重要人物,受邀参与“科普在社区 科普进家庭”活动的摄制。
戴祖喜老师于2003年从小学领导岗位上退下后,转入了泗泾老年教育的工作岗位,从此便与老年教育结下了不解之缘。2005年正式退休后,他便义不容辞地担任老年教育志愿者至今,十几年如一日地服务于老年教育。他的搭档彭逸民老先生今年80岁,是从松江酿造厂退休的机修工。他心灵手巧,退休后开始迷上微雕,利用废弃竹子、木头、电线、纸板等,先后“造”出了北京天安门、青浦的陈云故居、泗泾的史量才故居等作品,得到了广泛称赞,也获得了众多荣誉。
2014年,两人正式合作参加了由上海市科技艺术教育中心、上海市老年教育工作小组办公室举办的“科普在社区 科普进家庭”活动,他们一人出创意,一人出手艺,制作的作品荣获了当年的二等奖。这极大鼓舞了他们的信心。在此后参赛的六年内,他们先后获得了2014年上海市“科普在社区 科普进家庭”活动——“废”藏精彩废弃物创意造型老年组二等奖;2015年 “仿古模型制作评比活动”项目老年组一等奖;2016年创客DIY作品秀一等奖;2017年获得二等奖等多项荣誉。此外,两人在2012年制作的微雕作品——“老城隍庙”,由松江区推荐,上海市选送,参加教育部社区教育研究培训中心主办的“旧物改造”DIY大赛,荣获了全国一等奖。2019“科普进社区 科普进家庭”10周年活动中,戴祖喜老师更是作为老年参赛代表上台演讲,并参加开幕式启动仪式。
“科普在社区 科普进家庭”活动,有效地促进了老年人动脑、动手的能力,为老年人提供了一个互相学习、交流的平台,更给老年人搭建了一个作品展示的舞台,让老年人在活动中享受乐趣、培养志趣。该活动已经成为了老年人开展科普教育活动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