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起点 新的发展
2007年03月18日
来源: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 李骏修
浏览次数:120
编者按:由上海市老年教育工作小组办公室、上海远程老年大学联合举办的“上海远程老年大学揭牌暨上海老年人学习网开通”仪式,于2006年12月25日在青松城百花厅隆重举行。这是上海老年教育发展历史上的一件大事。本文是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李骏修同志在会上的发言稿。
在辞旧迎新之际,今天在此隆重举行上海远程老年大学揭牌暨上海老年人学习网开通仪式,这是上海老年教育的一件大喜事。这标志着上海老年教育事业在原来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进步。我谨代表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向上海远程老年大学的揭牌和上海老年人学习网的开通表示热烈的祝贺!同时向获得“上海远程老年大学示范收视点”的单位也表示热烈的祝贺!
同志们:上海的远程老年教育自1995年开展以来,经历了10多年艰苦创业、积极探索的过程。在市委市府的关心支持下,在市教委、市老龄委的指导下,上海老年大学、上海电视大学、上海老龄事业发展中心积极配合、努力工作,在各区县老年教育工作小组乃至各街道、居村委为收视点的配合下,取得了显著成绩。其主要表现为:
一是组织体制不断完善。1995年,由上海老年大学、上海电视大学、上海市老龄事业发展中心三个单位联合创办了“空中老年大学”,1998年又创办了“网上老年大学”,这在全国是首创;2004年根据市政府文件要求,经市教委协调,明确“空中老年大学”、“网上老年大学”由上海远程教育集团牵头,上海老年大学、上海电视大学、上海市老龄事业发展中心三方共同参与,解决落实了“空中老年大学”、“网上老年大学”的办学经费,纳入每年的财政预算,这一举措又是全国首创;今天又把“空中老年大学”、“网上老年大学”合为“上海远程老年大学”,并开通了“上海老年人学习网”,这又是全国首创。
二是开设课程受到老年人的欢迎。10多年来,共制作播放了《老年卫生保健》、《老年社会心理》、《老年人权益的法律保障》、《老年实用保健》等15门课程,这些课程的播出受到了广大老年人的欢迎,据统计,收视累计已达460多万人次(平均每门课30万人次以上),许多电视课程也被兄弟省市的老年大学采用。特别是根据老年人的需要,将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防治制作成课程光盘受到了广大老年人的欢迎。
三是对收视点的管理逐步规范。老年教育的对象是老年人,方便老年人、贴近老年人是开展老年教育的原则。经多年的努力,在街镇、居村委共有三千多个收视点,已经覆盖了大多数的居村委。2005年又在养老机构中开展了收视点的建设,目前全市450家养老机构中已有290个远程老年教育收视点,参加各类老年教育活动的入住老人已达一万多。
今年,又在居(村)委收视点中开展了创建合格收视点、示范收视点活动。刚才,已经为500个合格收视点发牌,对13个示范收视点进行了奖励。
今天的这个仪式,标志着上海远程老年教育在新的一年、新的形势下又有新的起点,又有新的发展。在此,对上海远程老年大学提出几点希望:
一、要充分认识办好老年教育的重要性。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构建和谐社会,让老百姓享受改革的成果。开展老年教育,是保障公民受教育权的体现;是保障老年人权益的体现,老年教育作为终身教育的组成部分,也是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我们的每一个教育工作者、老龄工作者都应该积极支持、推动老年教育事业的发展,这是我们每一个在座的人义不容辞的职责和义务。
二、要充分利用远程老年教育的优势,办好上海远程老年大学。远程老年教育具有鲜明的办学特色:办学的开放性、手段的现代化、学习人群的大众化,突破了传统学校以课堂面授为主要形式的教学局限,可无限吸纳全社会的老人共同参与学习,这一方法适应老年人的需要。所以一定要办好上海远程老年大学,为上海的广大老年群体提供学习的机会。为提高全民素质、构建和谐社会作出贡献。
三、要坚持从满足广大老年人对教育的需求出发,提供多样化的教育服务。上海远程老年大学是面向广大老年朋友,其中职业层次、文化结构及需求等都不一样,因此要在设计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及教学方法上,都要充分考虑对象,做到以人为本,按需施教。
四、要办好上海老年人学习网。上海老年人学习网是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需要创办的,这是上海老年教育又一新的形式,一定会受到上网老年人的欢迎,如何办好老年人学习网关键是要不断拓展新思路,把新改版的网站建设成为“学习型、互动型、参与性强”的老年人乐园,让老年人享受终身学习的快乐。
最后希望我们的老龄工作者、老年教育工作者,认真学习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进一步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和工作机制,把上海的老龄事业、老年教育事业不断向前推进。为推进上海学习型社会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再立新功。
预祝上海远程老年大学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的进程中,再创佳绩、再立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