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学习网 上海老年人学习网
今天是2025年09月16日,上海:
首页 > 信息中心 > 信息详细
线上线下融合课,魅力浦江显特色
2021年11月16日 来源:上海 闵行区 浦江镇 浦江镇社区学校 浏览次数:80

为进一步推动浦江镇老年学校教学工作,结合疫情常态化下,浦江镇社区(老年)学校联合花样百姓,积极探索多元化的课程,创设性开设了“魅力浦江”游学课,课程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围绕线下课而开展的贴近生活的线上课程,如穿衣配色,摄影剪辑等等,另一部分是线下游学课,共有三个主题,围绕浦江镇发展热点的生态新农村、魅力浦江、红色文化。

    2021年6月23日—30日,学校进行了第一次课程的开课尝试,通过8节线上课程之后,6月30日,组织学员开展了“游魅力浦江 品生态乡韵”定制线下游学活动,以人文行走和游学的形式,结合浦江镇独有的人文风貌,深入了解浦江镇的历史文化和发展历程,感悟生态乡村发展背后的只争朝夕的进取精神。

  我们来到的第一站是革新村村委会。革新村是上海“中国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名村”之一,行走在村委会的历史长廊中,革新村教学点的老年干部徐瑾老师以革新村的前世今生为契点,向大家展示了改革开放之后新农村的变化。自2018年被列入上海市首批乡村振兴示范村,从建设到竣工不到一年,革新村村容村貌已经完成了华丽蜕变。


    从村委会步行不远,就走到了“悦·乡居”。入目之处,一片粉墙黛瓦,让人眼前一亮。原本的一座座居民房,在整修之后,变成了精致的独栋别墅,一幢幢充满江南风情的宅院都经过了精心设计,与周边宜人的田园风光相映成景。既展现了乡村野趣,又融入了现代化的时尚气质。

    屋外树墙花篱,屋内古典雅致。学员们穿行在屋舍间,品赏着革新村独有的风貌,流连忘返。“悦·乡居”民宿作为革新村乡村振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蕴涵着都市人的一份乡村情怀和乡愁情结。

    下一站,我们来到了革新村建业馆。建业馆的设计形体来源于闵行区浦江镇的特色民居形制——绞圈房子。这是当地最具乡土特色的天井院落式民居,体现了对历史文化的传承。建业馆的外观与周边民居相融合,素淡简朴,见素抱朴的哲学理念深入其中,诗情画意如水墨画一般。


    进入展馆,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大家一路信步游览。展馆中的照片诉说着革新村发展的历史:召稼楼的由来、当地知名乡贤、旧时乡土民俗、村民捐赠的老物件……学员们在展馆中穿越时光,了解到革新村的前世今生。


    离建业馆不远,就是有着 800多年历史的召稼楼古镇。召稼楼古镇是上海最早垦荒种地的地区,堪称上海农耕文化的发祥地。作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它如诗如画的江南风光每年都吸引着大量游客前往。整座古镇依水而建,杨柳摇曳垂岸,水光潋滟,蓬船往返,典型的江南古镇特色,富有诗情画意。

来召稼楼,当然要尝尝正宗老八样。说起“老八样”,许多人至今难忘它的美味。老八样酒楼位于古镇中心位置,内里装修得古色古香,菜肴精美,口口鲜香,大家在品尝美食的过程中,也体会到了浦东饮食文化的独特魅力。

    古典园林风格的礼园,是召稼楼古镇的核心。这里是陶冶情操的园林亭台楼阁,厅堂轩廊,一步一景,苏杭建筑特色尽收眼底。这里也是敬仰先贤们的文化场所,礼园建于清代奚氏仁善堂遗址之上,内有上海城隍秦裕伯纪念馆、城隍文化展示馆、浦江大禹叶宗行纪念馆、叶宗行展示馆、召稼楼整体规划模型陈列室、秦怡艺术馆,2016年,顾振烈士纪念馆在这里开馆,硝烟散尽,精神永存,铭记历史,革命先烈的生命历程和爱国主义精神, 如今看来也是令人震撼和感动,让我们珍惜如今来之不易的和平。


    最后一站,学员们一同来到方圆生态农业观光园。园区里绿荫成林,竹海深深,阡陌纵横、水网密集,野生的水鸟随处可见,不时能听到蛙鸣声。园内主要种植有桃子、红心柚、樱桃、葡萄等季节水果,还可以烧烤、水果采摘、垂钓、体验多肉植物培育等等。

大棚里,学员们兴趣盎然地进行了多肉植物DIY体验,在专业老师的指导示范下,一盆盆作品在学员们的手中诞生,晶莹剔透,惹人喜爱。手捧着自己的亲手完成的作品,满满的都是成就感。


在生态蔬果园中,大家还体验了一次采摘活动。园中的西红柿、黄瓜、丝瓜等农作物,全部是原生态种植,走在田埂间,边采摘边品尝,每一口都是原汁原味的蔬果香甜。
    近年来,浦江镇政府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乡村振兴战略总目标,依托革新村的自然资源、召楼古镇的旅游资源、郊野公园的生态资源以及都市现代农业资源,充分带动生态乡村产业发展,实现乡村振兴,而作为社区(老年)学校,如何将政府的发展热点结合党史教育,通过课程的方式,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内容呈现出来,这也是学校结合时势、立足自身比作为的教学创新。

热点推送 更多>>

   线上线下同步创新意  体验智慧生活

老年教育数字化转型  智能知识科普


洞泾社区学校根据老年人面临的数字困境和日常生活需要,通过线上线下课程相融,开设“智能手机的应用”、智慧生活等系列课程和培训,有力帮助了老年人告别“数字恐慌”,让老年人更好地跟上时代、享受数字红利。


强海祥老师是一名中共党员,囯家二级演奏员,2012年从江西采茶剧团退休后回沪定居。退休后的他,热心公益事业,参加各类团队活动,甘当志愿者,发挥余热,默默无闻地实现着他的人生价值。

12月14日下午,“悦读泗界”项目实施研讨会在学校207会议室召开。东华大学旭日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王玲、泗泾成校校长侯爱萍、副校长占克明以及部分社区(老年)教育教师参加会议。

为深度挖掘文化内涵和城市发展,提升文化素养,新虹街道特开展“行走修身 文明实践”人文行走系列活动。告别城市的喧嚣,行走于美丽的乡村,换一种角度感受城市的发展,国家的强盛;去赏阅万千书卷,让思想飞跃空中,品味人生,沐浴文化;走进剧院,去感受美轮美奂之所演绎的精彩绝伦,与美好相遇,与艺术相聚。


营造校园朗朗读书声

              体验班先入“微信读书”


如何教育第三代,如何和第三代有效沟通,一直都是困扰广大爷爷、奶奶们的烦恼之处。为此,在长桥街道及长桥社区学校的指导下,汇澜园居委,组织小区居民共同观看了《乐学大讲堂》的讲座直播,现任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张民生研究员,为大家带来了一场生动的讲座。


3月15日下午14:00,湖南街道16个居委学习点、以及敬老院、邻里会分别在各自的活动室登录“上海老年人学习网”首页在线点击收看了上海远程老年大学首场《乐学大讲堂》直播——《谈谈第三代教育》。

今年2月28日,国务院公开印发了《“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现摘录其中的第八章第一节,关于“发展老年教育”的论述,供广大师生学习、了解。

安亭镇社区学校报道,4月6日上午,由安亭镇学习型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和昆山花桥经济开发区社会事业局共同组织策划的“书香双城·共享学悦”读书月开幕式活动准备会,在昆山花桥经济开发区社区教育中心顺利举行。
访问人数 :
联系电话:021-64837223
时       间:上午8:30-11:30;下午1:00-4:30(工作日)
地       址:上海市徐汇区钦州南路500号5楼
邮       编:200135
上海远程老年大学
2016 © 版权所有
沪ICP备050520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