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动浦江镇老年学校教学工作,结合疫情常态化下,浦江镇社区(老年)学校联合花样百姓,积极探索多元化的课程,创设性开设了“魅力浦江”游学课,课程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围绕线下课而开展的贴近生活的线上课程,如穿衣配色,摄影剪辑等等,另一部分是线下游学课,共有三个主题,围绕浦江镇发展热点的生态新农村、魅力浦江、红色文化。
2021年6月23日—30日,学校进行了第一次课程的开课尝试,通过8节线上课程之后,6月30日,组织学员开展了“游魅力浦江 品生态乡韵”定制线下游学活动,以人文行走和游学的形式,结合浦江镇独有的人文风貌,深入了解浦江镇的历史文化和发展历程,感悟生态乡村发展背后的只争朝夕的进取精神。
我们来到的第一站是革新村村委会。革新村是上海“中国传统村落”和“历史文化名村”之一,行走在村委会的历史长廊中,革新村教学点的老年干部徐瑾老师以革新村的前世今生为契点,向大家展示了改革开放之后新农村的变化。自2018年被列入上海市首批乡村振兴示范村,从建设到竣工不到一年,革新村村容村貌已经完成了华丽蜕变。
从村委会步行不远,就走到了“悦·乡居”。入目之处,一片粉墙黛瓦,让人眼前一亮。原本的一座座居民房,在整修之后,变成了精致的独栋别墅,一幢幢充满江南风情的宅院都经过了精心设计,与周边宜人的田园风光相映成景。既展现了乡村野趣,又融入了现代化的时尚气质。
屋外树墙花篱,屋内古典雅致。学员们穿行在屋舍间,品赏着革新村独有的风貌,流连忘返。“悦·乡居”民宿作为革新村乡村振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蕴涵着都市人的一份乡村情怀和乡愁情结。
下一站,我们来到了革新村建业馆。建业馆的设计形体来源于闵行区浦江镇的特色民居形制——绞圈房子。这是当地最具乡土特色的天井院落式民居,体现了对历史文化的传承。建业馆的外观与周边民居相融合,素淡简朴,见素抱朴的哲学理念深入其中,诗情画意如水墨画一般。
进入展馆,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大家一路信步游览。展馆中的照片诉说着革新村发展的历史:召稼楼的由来、当地知名乡贤、旧时乡土民俗、村民捐赠的老物件……学员们在展馆中穿越时光,了解到革新村的前世今生。
离建业馆不远,就是有着 800多年历史的召稼楼古镇。召稼楼古镇是上海最早垦荒种地的地区,堪称上海农耕文化的发祥地。作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它如诗如画的江南风光每年都吸引着大量游客前往。整座古镇依水而建,杨柳摇曳垂岸,水光潋滟,蓬船往返,典型的江南古镇特色,富有诗情画意。
来召稼楼,当然要尝尝正宗老八样。说起“老八样”,许多人至今难忘它的美味。老八样酒楼位于古镇中心位置,内里装修得古色古香,菜肴精美,口口鲜香,大家在品尝美食的过程中,也体会到了浦东饮食文化的独特魅力。
古典园林风格的礼园,是召稼楼古镇的核心。这里是陶冶情操的园林亭台楼阁,厅堂轩廊,一步一景,苏杭建筑特色尽收眼底。这里也是敬仰先贤们的文化场所,礼园建于清代奚氏仁善堂遗址之上,内有上海城隍秦裕伯纪念馆、城隍文化展示馆、浦江大禹叶宗行纪念馆、叶宗行展示馆、召稼楼整体规划模型陈列室、秦怡艺术馆,2016年,顾振烈士纪念馆在这里开馆,硝烟散尽,精神永存,铭记历史,革命先烈的生命历程和爱国主义精神, 如今看来也是令人震撼和感动,让我们珍惜如今来之不易的和平。
最后一站,学员们一同来到方圆生态农业观光园。园区里绿荫成林,竹海深深,阡陌纵横、水网密集,野生的水鸟随处可见,不时能听到蛙鸣声。园内主要种植有桃子、红心柚、樱桃、葡萄等季节水果,还可以烧烤、水果采摘、垂钓、体验多肉植物培育等等。
大棚里,学员们兴趣盎然地进行了多肉植物DIY体验,在专业老师的指导示范下,一盆盆作品在学员们的手中诞生,晶莹剔透,惹人喜爱。手捧着自己的亲手完成的作品,满满的都是成就感。
在生态蔬果园中,大家还体验了一次采摘活动。园中的西红柿、黄瓜、丝瓜等农作物,全部是原生态种植,走在田埂间,边采摘边品尝,每一口都是原汁原味的蔬果香甜。
近年来,浦江镇政府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乡村振兴战略总目标,依托革新村的自然资源、召楼古镇的旅游资源、郊野公园的生态资源以及都市现代农业资源,充分带动生态乡村产业发展,实现乡村振兴,而作为社区(老年)学校,如何将政府的发展热点结合党史教育,通过课程的方式,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内容呈现出来,这也是学校结合时势、立足自身比作为的教学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