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落实《2020年上海市终身教育工作要点》(沪教委终〔2020〕1号),激发市民终身学习积极性,提升市民综合素养,创新市民学习方式,10月20日上午,在松江区教育局职成教科的组织下,泗泾镇社区学校集结居委学习点及镇民族联共51名学员开展“寻根历史”人文行走活动。
云间第一楼是此次活动的第一站,位于松江区中山东路250号。相传它的楼基原是三国时东吴名将陆逊的点将台。后为元明清时期松江府署谯楼,是松江古代政治中心的标志。20世纪30年代初重修后堪称松江城中第一高楼,因松江古称“云间”,故称之为“云间第一楼”。时光流转,岁月更迭,云间第一楼几经修缮,如今伫立在松江二中的大门口,守护着前来就读的莘莘学子。
沿着中山东路继续向东行,松江名胜方塔园映入眼帘。作为一座以观赏历史文物为主体的园林,它既是古代文人的汇聚地,又是松江历史文化的缩影。临塔之处,是明代松江府城隍庙遗留的照壁,是上海乃至全国最古老、最精美、保存最为完好的大型砖雕艺术珍品。壁后即为方塔,又名“兴圣教寺塔”,承袭唐代方形,逐层四周回廊腰檐,灵动伸展,塔墙被暗红色梁柱线条分割数块,明艳轻快,是标准的江南楼阁式塔。漫步园中,仿佛置身古代园林,处处都是历史风景。
紧邻方塔园的是松江区博物馆。它是一座以征集、收藏、研究、陈列、宣传松江地区历史文化、文物为主要功能的地方史志类国家二级博物馆。适逢“金石华彩方寸间”印章展期间,行走团有幸观览了200余方馆藏印章,从中管窥了旧时文人士大夫的交游、意趣、情怀,熟悉松江的篆刻历史,欣赏篆刻艺术的魅力。
最后,行走团来到了江南水乡民间古宅杜氏雕花楼。此楼建于清代嘉庆年间,是当地名绅杜岭梅的住宅,为四棣三进庭院式建筑,其造型呈砖墙立柱、穿斗式木架结构,榫卯组合,圆木柱承重;屋顶为硬山式马头山墙,小青瓦白粉墙,色调素雅,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和研究价值,是松江地区绝无仅有的古代建筑雕刻之精品。行走团认真观赏,细细品味,感受着古代雕刻艺术的精妙。
在行走中学习 在学习中感悟。本次“寻根历史”人文行走活动,让泗泾地区的市民进一步领略了松江的人文风貌,了解了松江的历史文化,为广大市民所喜闻乐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