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学习网 上海老年人学习网
今天是2025年11月14日,上海:
首页 > 信息中心 > 信息详细
115岁“大侠”跨越3个世纪
2007年08月31日 来源:2007/08/30 朱全弟 新民晚报 浏览次数:49

115岁“大侠”跨越3个世纪
——本报记者赴渝独家采访天天练功打拳的吕紫剑

  ■ 吕紫剑老人向本报读者问好本版摄影 顾 雄
  ■ 吕紫剑老人在练八卦掌
  ■ 吕老一记封掌,记者的双手被钳住了

      这是一位跨越了3个世纪的神奇老人。

  吕紫剑生于1893年10月15日,今年115岁。他精神矍铄,思维清晰,有着深厚的武术内功。

  8月22日,在重庆市南岸区涂山镇上,午宴中间,吕老叫隔开他两个座位的本报记者过去,摆出一记双封掌,把记者的双手夹在里面,让记者发力,吕老竟然纹丝不动!那个劲简直可以用稳如磐石来形容。

  记者蹲马步用丹田之气,竖掌用力想分开吕老的双腕,但老人势大力沉,真是太神奇了!说明老人还在天天练功打拳,否则115岁的他怎么可能封住一个好歹也是练过武术的壮年人呢?!

  1、被联合国誉为“健康长寿老人”

  8月21日晚上,重庆警备区参谋长蓝显忠少将在长江边与记者聊谈时指着对岸的一条山脉说,115岁的吕紫剑老人就住在涂山脚下。将军说那次去看望老人家,特地带了上好的纸和烟,因为吕老既练功又作画。

  翌日上午,我们驱车来到南岸区涂山镇。山坡下有一幢民居,铁门紧锁,少顷,一壮汉来开门,他把我们带到楼上。

  一位银发长挂、须髯皆白的老者闻声而起。握手之间,记者仔细端详这位长者,他的脸上几乎没有皱纹,白里透红,胸脯开阔厚实,手臂粗壮,让人惊讶。

  先期抵达重庆的著名画家唐天源双手捧着聘书递给吕老,并赠送了一幅画。老人接过,转身独自向卧室走去,硬朗的脊背,利索的脚步,令前去一睹吕老风采的众人望之兴叹,啧啧有声。一会,老人出来展开手中画卷,一幅国画“雄风”图跃然眼前:金黄色的色彩披在虎的身上。他以此画回赠上海虹桥画院院长唐天源,寄托寓意:虎老雄心在!

  刚才开门引见者,是吕老的大弟子王清华先生。对中医颇有研究的他在一旁解释,吕老想把中华武术中的奇葩——八卦拳传授下去,发扬光大;还想把中国古老的养生之道播撒人间,造福大众。

  被联合国誉为“健康长寿老人”的吕紫剑老先生,现在每天晨起练功、午后打坐、作画看报、打的访友,生命力如此旺盛的源泉来自何方?记者试着揭开个中奥秘,同时,也应他的徒弟之请,还一个真实可信的吕紫剑给世人。

  2、上世纪20年代在上海生活过

  交谈良久,外出午餐,吕老背上一个皮质挎包,出门上车。面包车踏脚板较高,但吕老一抬腿就上去了。

  在饭店坐定,吕老出去“方便”,记者提出陪同前往,老爷子摆摆手,语气坚定:“不用管我。”

  回来入座,他告诉记者,上世纪20年代曾在上海住过很长一段时间,那条路叫霞飞路。他知道,现在这条路改为淮海路了。与吕老交谈相当轻松,他思路清晰、口齿清爽、风趣幽默,真是一位健康长寿老人。

  回想当年,他娓娓道来。他与霍元甲是好朋友,霍元甲摔跤摔得特别好。他曾和外国人打过两次擂台,立过生死状。美国拳击手汤姆身高一米九十以上,两人打了一个多小时仍难分胜负,吕紫剑的两手皮肤都被抓烂了,这时一个叫王钢的学生大声提醒他:“师傅,用八卦掌。”吕老说当时打迷糊了,清醒过来后,他走八卦绕着汤姆走,最后用掌击中对方胸部,汤姆当场吐血。后来在上海和日本人三井秀夫比武,练跆拳道的三井更不是他的对手,结局比汤姆更惨。

  3、获中国武协最高武术9段称号

  吕紫剑是获得中国武协最高武术9段的唯一的民间武术家。从86岁起,凡有武术比赛,吕老必定前去参加。93岁时,他加入当时的四川省武术集训队,随后代表四川参加在徐州举行的全国比赛。为重振武当雄风和游身八卦连环掌,吕老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吕老见多识广。在上海,有位92岁的老人天天练心意六合拳,这位老人名叫凌汉兴。凌老先生曾于1953年写了《心意六合拳艺传真》一书。当记者将这本书赠给吕紫剑老先生时,吕老接过连声说:“心意六合拳,我知道、我知道。”他边看边说:“好!好!”

  听说记者来自上海的新民晚报,吕老高兴地说:“新民晚报,我晓得,解放前重庆也有。”他拉住记者的手,把嘴贴在记者的耳边说:“我们有缘。”

  凑近时,记者发现,在吕老的一丛丛白发间,竟有细细的黑发长了出来,他的手臂上也长出许多黑色的汗毛。

  吕老的弟子说,吕老大概是95岁时身上开始脱皮的。一年年过去了,老皮脱了,新皮长了出来,脸上手上身上都是这样。吕老鹤发童颜,简直是返老还童了。

  吕老说,他现在是3年“换”一次皮肤。

  有人说,吕老练就了“再生细胞”本领,初听不以为然。然而,前天晚上,记者就此问题请教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的康景轩博士时,这位在世界生物医学上颇有建树的美籍华人青年科学家不仅对“吕紫剑现象”很感兴趣,并肯定了他的“再生细胞”本领。

  4、以素为主,最喜欢吃西红柿

  8月24日下午3时30分,记者再次前往吕老家中看望他。

  稍坐片刻,部队的同志接他去军营。在会客厅坐下后,吕老喝了口茶,点上一支烟。他说,烟里面的尼古丁帮助人的记忆,对脑子好但对肺不好。一会,他便起身向人们传授养生强身之功法。老人家一时兴起,又与记者交手。他使出一记“鱼尾掌”攻击记者的左右两腮,动作敏捷可见他昔日身手的矫健。

  动过拳脚,吕老走到三楼,看见唐天源正在为他画一幅山水画,马上说,要画一幅“云中龙”,作为酬谢。他落笔即画,不打底稿。随后,他还挥毫蘸墨,书写大字条幅赠给部队领导,并应记者之请写下了“向新民晚报读者问好”九个大字。

  吕老每天早上7时起来练拳。早餐吃得多,要比一般人多吃二三倍,中午吃得好,晚上吃得少。他不吃大鱼大肉,以素为主,最喜欢吃西红柿。下午2时休息,打坐一个半小时,晚上11时入睡。

  他天天看报纸,也看看电视唱唱京戏。老人平时出来总是穿戴整齐,吃饭后长髯之中不会有米粒。他吃东西没有忌讳,现在和孙子孙媳住在一起,家里烧什么他吃什么,不过他传给别人一招:每天生吃西红柿,这是好东西。

  5、要把中华武术和养生之道传下去

  吕紫剑,他以115岁依然健康如常的奇迹告诉世人:运气养生修性,打拳灵活手脚,动静结合,乃是长寿要义。

  网上有许多文章称他“长江大侠”,与“江东大侠”霍元甲、“黄河大侠”杜心五齐名合称中国三大侠。但是,这位跨越了3个世纪的神奇老人吕紫剑由衷地说:真正把中国治理好的还是共产党。

  晚年,吕老仍有壮志未酬的雄心,他接受本报记者独家采访时多次谈到,要把中华武术和养生之道传之于世,他还表达了想回上海看看的心愿。

  多年来,吕老的家人照料他的生活。他的长孙女吕舜华,曾在各种武术比赛中多次获得优异成绩。现在,吕舜华行医授拳,已担当起爷爷念念不忘的弘扬中华武术重任。对网上的讹传,她反复强调:我爷爷不是神仙,他没那么厉害。

  与吕老相处时,他的坦诚让人敬佩——实事求是,从不故弄玄虚。别人夸他强健,他却直言相告,现在腿有点软了,头有时会晕。因此,有幸能接触他的人,应该像爱护国宝一样爱护老人,体恤老人。比如吃饭,不要安排去没有电梯却要徒步上楼的饭店。

  然而遗憾的是,几乎“得道成仙”的吕紫剑老人也要面对这个世俗社会的一些困扰。比如人们想知道吕老先生的长寿秘诀,但是他老人家同样也有自己的隐私需要保护。过去家里一贫如洗,现在什么都有了,他的晚辈只是希望老人家深居简出,能安安静静地颐养天年,这个愿望也应当得到尊重。     本报特派记者 朱全弟

热点推送 更多>>

剪纸作为汉族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一直被广泛传承。


近日,学校陆续传来佳音,《工笔画介绍》《透过堂号看家风》《中国古桥介绍》《木贴画作品教学》等四门课程被上海电视台“金色学堂”频道录用,先后在16频道播出。《寻味仓城——品米糕 寻漕运》《松江布与二十四节气》两门课程在2021年上海社区教育优秀微课评选中分别荣获一、二等奖。


为进一步深化社区教育区域联动,加强社区学校之间交流互动,4月3日周四上午9:00,在斜土社区学校4楼教室,斜土社区学校、龙华社区学校组织全体专职教师开展校际交流学习活动。


每周四清洁家园。

为了进一步提高社区青少年对新型毒品的认识及预防意识。8月15日,田林十一村居民区邀请街道禁毒办的杨警官在田林十一村活动室开展禁毒知识宣传会,社区青少年二十几人参与。

时间飞逝,为期四周的漫步天平悦行走活动就告一段落了,参加活动的每一位同学都收获满满,

大伏天,夏日炎炎,桃源村睦邻点气氛热烈。

为丰富辖区青少年的暑期生活,拉近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关系,7月27日,莱顿社区联合社区学校在同舟职校开展了“手把手做西点”亲子烘焙活动。


为了通过形式新颖、寓教于乐、趣味性强的活动来开展青少年科普教育工作,7月26日上午,莱顿学习点开展了“世界多奇妙”科普电影活动。


6月18日下午,由九亭镇老年协会主办,九亭镇成人学校、九亭镇文体所共同协办的九亭镇社区教育十年展演在镇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举行。

      6月15日下午,由九亭镇老年协会主办,九亭镇成人学校、九亭镇文体所共同协办的九亭镇第三届老年舞蹈展演在镇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热烈举行。

6月15日,伴随着夏季的微热,一月一度的为民服务日在莱顿拉开了序幕。早上8点,小区志愿者们如约来到了活动地点,早早的为即将开始的志愿者活动做起了充分准备。


访问人数 :
联系电话:021-64837223
时       间:上午8:30-11:30;下午1:00-4:30(工作日)
地       址:上海市徐汇区钦州南路500号5楼
邮       编:200135
上海远程老年大学
2016 © 版权所有
沪ICP备050520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