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学习网 上海老年人学习网
今天是2025年09月16日,上海:
首页 > 信息中心 > 信息详细
春华秋实又一年 初心不改育桃李
2021年12月03日 来源:上海 长宁区 江苏路街道 曹佳玮 浏览次数:91

       为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升全体兼职教师的职业素养和线上教学技能,提高教育教学的整体质量与信息化水平,规范教学行为,长宁区老年大学兼职教师培训会于8月30日下午在总校四楼多功能教室举行。校长周柳贞、党支部书记吴金明出席会议。徐克明、许少祖、王觉三位老师作为优秀教师代表交流分享了他们爱岗敬业和为人师表的经验。

       徐克明是愚园和水城两个校区教授葫芦丝的教师,为人谦虚随和、勤恳踏实、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发言中,他侧重介绍了自己参与居家抗疫“停课不停学”线上教学活动的备课过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成果。疫情期间,徐老师心里还是装着他的学员,为了排解学员居家不能到老年大学学习的苦闷和寂寞,他主动录制线上教学,不间断地向所在班级学员发布课程内容,并以“每日一曲”的形式向学员问候和传授新知,不厌其烦地在线上对学员的学习情况进行详尽的指导与讲评,获得了学员们的一致好评。学员们不受疫情影响,始终居家练习,不断提升技艺,最终在徐老师的指导下学有所成,在考级和比赛中捷报频传、摘金夺银:2020年7月,4位学员参加中国民管协会第七届全国葫芦丝展演,获2枚老年组金奖、2枚中年组金奖;2021年2月,9位学员参加上海音协线上葫芦丝考级活动,4人通过四级、1人五级、1人六级、1人七级、2人九级,其中8人优秀1人良好。

       许少祖是西部校区教授国学课程的老师,他为了上好一个半小时的线上课程,线下要备十个小时以上的课。他说自己年纪大了视力不够好,所以上课前他要一个字一个字地把书本内容和自己的讲稿输入电脑。三万多字的《孟子》,许老师精心准备,撰写了十万多字的讲稿。至于为什么许老师要搞这些常人眼里费时费力的大工程,他说了两个字——喜欢。细细品味这份“喜欢”,其中饱含了许老师对专业的敬爱,对岗位的喜爱,对学员的挚爱,对学校的热爱。正因为许老师和线下教学一样孜孜不倦、全身心地投入线上教学,他在疫情期间的线上专题课程《论语》、《孟子》等深得学员的追捧和青睐。他满怀深情地说,网上教学都是义务劳动,我为什么这么敬业、乐于奉献,是因为心中有一份“家国情怀”,尽自己的长处和能力弘扬祖国的优秀文化。

       王觉老师作为新教师代表畅谈了自己在华师大参加教师注册制培训的切身感受。王老师通过专家讲座、案例学习、实地考察、问题研讨等方式,学习了《终身教育入门》、《课程设计》、《技术时代支持的教学》等课程。她逐一讲述了这些课程中的精彩内容,尤其是每堂课后的教学反思环节,同与会教师分享了授课老师们的独到见解与灵活的教学策略。这些教学方法实用易学,适合老年学员的生理、心理特点,令王老师获益匪浅。最终,王觉老师圆满完成了整个培训,为进一步提升自己从教的钢琴课程的教学质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正因为有了王觉老师这样德才兼备的优秀青年教师的陆续加入,长宁区老年大学的教师队伍才能不断壮大,教学团队的整体实力不断增强。老年教育事业薪火相传,老年教育队伍后继有人。

       三位老师交流经验之后,周校长就学校教学工作的近况做了简要的回顾与分析,充分肯定全体教师为老年教育事业所作的成绩和贡献,强调学校取得的各项成绩始终离不开老师们的不懈努力,赞赏老师们乐学进取、永攀高峰,为长宁区老年大学获得极好的社会声誉。

同时,周校长也提出了现阶段学校发展中遇到的瓶颈与阻碍。随着老年学员群体的“更新换代”,教师们将面临新的问题与挑战。长宁区老年大学需要在新时代、新阶段有新思想、新理念去开辟新征程,构建新格局。周校长鼓励全体教师不断探索,积极思考行之有效的对策方法,满足老年学员的日益增长的学习需求与自我价值获得感,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做一名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为学校“努力将优质的老年教育办在老百姓的家门口”的目标贡献自己的力量。 

       春华秋实又一年,初心不改育桃李。此次培训使教师们拓宽了视野,激活了思维,有助于学校整体教学水平的提升。全体教师在师德修养方面对自己有了更高的要求,在线上教学方面有了新的收获与启迪,同时也明确了下一步疫情常态化背景下线下线上课程双管齐下可以努力的方向。在变局中不忘育人初心,站好三尺讲台,砥砺奋进、无私奉献、严于律己、乐学进取,是大家共同的目标。


热点推送 更多>>

   线上线下同步创新意  体验智慧生活

老年教育数字化转型  智能知识科普


洞泾社区学校根据老年人面临的数字困境和日常生活需要,通过线上线下课程相融,开设“智能手机的应用”、智慧生活等系列课程和培训,有力帮助了老年人告别“数字恐慌”,让老年人更好地跟上时代、享受数字红利。


强海祥老师是一名中共党员,囯家二级演奏员,2012年从江西采茶剧团退休后回沪定居。退休后的他,热心公益事业,参加各类团队活动,甘当志愿者,发挥余热,默默无闻地实现着他的人生价值。

12月14日下午,“悦读泗界”项目实施研讨会在学校207会议室召开。东华大学旭日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王玲、泗泾成校校长侯爱萍、副校长占克明以及部分社区(老年)教育教师参加会议。

为深度挖掘文化内涵和城市发展,提升文化素养,新虹街道特开展“行走修身 文明实践”人文行走系列活动。告别城市的喧嚣,行走于美丽的乡村,换一种角度感受城市的发展,国家的强盛;去赏阅万千书卷,让思想飞跃空中,品味人生,沐浴文化;走进剧院,去感受美轮美奂之所演绎的精彩绝伦,与美好相遇,与艺术相聚。


营造校园朗朗读书声

              体验班先入“微信读书”


如何教育第三代,如何和第三代有效沟通,一直都是困扰广大爷爷、奶奶们的烦恼之处。为此,在长桥街道及长桥社区学校的指导下,汇澜园居委,组织小区居民共同观看了《乐学大讲堂》的讲座直播,现任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张民生研究员,为大家带来了一场生动的讲座。


3月15日下午14:00,湖南街道16个居委学习点、以及敬老院、邻里会分别在各自的活动室登录“上海老年人学习网”首页在线点击收看了上海远程老年大学首场《乐学大讲堂》直播——《谈谈第三代教育》。

今年2月28日,国务院公开印发了《“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现摘录其中的第八章第一节,关于“发展老年教育”的论述,供广大师生学习、了解。

安亭镇社区学校报道,4月6日上午,由安亭镇学习型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和昆山花桥经济开发区社会事业局共同组织策划的“书香双城·共享学悦”读书月开幕式活动准备会,在昆山花桥经济开发区社区教育中心顺利举行。
访问人数 :
联系电话:021-64837223
时       间:上午8:30-11:30;下午1:00-4:30(工作日)
地       址:上海市徐汇区钦州南路500号5楼
邮       编:200135
上海远程老年大学
2016 © 版权所有
沪ICP备050520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