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人:
华东师范大学附属紫竹小学
吕思诚、吕思璇奶奶
我印象中,父亲为抚养我们三个子女,每天起早贪黑出门工作。父亲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每天都带着星星去上班,又顶着星星回家。现在想来,其实父亲是在用行动教育我们什么是坚持、什么是勤劳。虽然父母已经离开很久,但父亲的勤劳、坚定、井井有条,母亲的智慧、善良、宽容豁达仍然都牢记在心,并身体力行。生活还在继续,家训仍在传承。
讲述人:
华东师范大学附属紫竹小学
晏然太姥姥
(96岁,共和国七十周年勋章获得者)
这辈子我遭受了很多波折,但我绝不撒手离别祖国。我的祖国也从没有忘记我,我们谁也离不开谁。爱国情怀早已深深嵌入我的内心,成为了一种源于血脉的本能。
讲述人:
华东师范大学附属紫竹小学
李震冠爷爷
如今,我的孙辈也已经开始读书,我终于得以忙里偷闲,种菜,读书,闲来含饴弄孙,与多年好友小酌几杯,去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生活虽平淡,但温暖而幸福。回首往昔,命运虽多舛,但永不放弃就是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是战胜厄运的武器。正如每一次的曙光破晓前,都要经历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坚持下去,相信曙光终将到来;正如我们亲爱的祖国,也曾历经了五千年的沧桑与沉淀,七十年的继承与发扬,才沉淀出今日的强大与富饶。
讲述人:
华东师范大学附属紫竹小学
张嘉栋外公
通过自己这些年的经历,我知道与人为善是多么重要,也深深知道读书的重要性。在子女的教育上,我认为身教大于言传,想让孩子做什么,自己先去做好。例如,当年企业改革时,我发现有些员工家庭非常困难,又面临下岗。我主动拿出几万元捐给企业,由企业发放给困难户,以解他们的燃眉之急。孩子在我的影响下也有一颗善良的心。而在孩子的学习上,我除了帮孩子寻找好的学习方法,和她经常沟通外,自己也一直在读书充实自己,看着自己养育的孩子越来越出色,我很是欣慰。
每个小家庭都有着属于自己的“人世间”。优良家风的传承,是每个时代、每个家庭都应该重视的重要课题。这些爷爷奶奶们将自己生长的时代背景融入到一个个有关家风、家训、家教的小故事中,在时间上跨越了新中国成立至今的半个多世纪,在历史的回望中唤起人们的时代记忆,激荡起浓浓的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