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疾病未来前主动找出生病隐患,上海市民将首先体验新型医疗模式。记者昨天获悉,卫生部“十一五”计划将“治未病”作为重点项目在上海首试,国内首个“治未病中心”下月有望在曙光医院挂牌亮相。
七成人亚健康
上海市卫生部门抽样调查显示,亚健康人群约占全市总人口的70%,主要以中年群体居多,约占48%—50%。在高级知识分子、企业管理者中亚健康状态比例高达70%。若不及时干预控制,待疾病形成后再治,不但花费巨大,还可能亡羊补牢为时已晚。
上海先行一步
给七成亚健康人提前看病预防,走出“健康保小康”的医疗新路。正在积极筹建中的曙光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竺炯医师透露,上海未病治疗将承担着全国未来新型医疗模式先行先试的重任。他表示,许多人经常头痛、嘴巴发苦、乏力失眠,还有的人经常会咳嗽、上火、便秘等,体检时查不出疾病,去看病又找不到对症的门诊。
从细节中找病
其实,这些人往往已处在亚健康状态,有些还是重大疾病的预警信号。调查显示,上海近年已有1000万人次市民参加体检,九成人基本正常,但其中还是发生了近万例心梗、脑卒等突然死亡案例。而即将在沪开展的未病治疗预防工作,将从市民一些生活中的细节入手,如疲劳、易怒等,来发掘疾病苗子。
据悉,从以治疗疾病为主导,逐渐向以预防疾病为主导的转变,重保健、治未病,将成为今后一种新型的医疗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