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龄老人的童趣-------学“塑泥”
贵在坚持,长乐养老院学习点的志愿者老师们,风里来雨里去,已经整整坚持了三年,坚持无条件为老人服务,坚持传送终身学习理念,给老人们带来了知识和快乐,赋予老人终身学习的权力,给老人搭建了展示人生价值的平台。使余生在快快乐乐中度过,在晚年也能在终身学习中分享到快乐。
我们根据《上海市老年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让更多老年人享受高质量的老年教育服务。”的要求,在养教结合精神的指导下,学习点老师,想方设法,利用学习方法,配合养老院做好“养”,利用学习教材,配合养老院做好“教”。新学期,我们志愿者老师,在学习多样化,兴趣化,娱乐化诸多方面,动了不少脑筋,在保证原有的“三动”:动口,动手,动脑的前提下,开展手指操,唱歌,科普宣传学习活动,从高龄老人健康实际出发,新开辟了“手工课”,目的是开动老人的大脑,调动老人的手指,先增加了“塑泥”手工课。(以后增加剪纸课)。“塑泥”对于志愿者老师也是一个陌生的课题,但是老年人的需要,就是“命令”,王浩年,周凤英老师,接到任务,毫不犹豫,动手找资料,努力学习“塑泥”技巧,摸索到一套适合高龄老人的教学方法,从身边事,熟悉事出题,制作成“塑泥”教具和样品,如:杨梅,西瓜,南瓜,水饺,小猪,蛇等等。这些作品虽然没有水平,但是活络老人手指,开动老人智慧,激发老人学习热情,引起老人童年回忆,发泄童心,找乐趣,是个很好的活动。在枯懆的养老院生活中的老人们,个个高兴,乐于参与,有的老人搓汤团,有的老人做水饺,还有做油条,有做花的,有做杯子的,做胡萝卜,手巧一点的老人还能做出小胖猪,玫瑰花,五花八门,好不热闹。放学了老人还舍不得离开课堂,纷纷把发下的“塑泥”,带回宿舍,当做玩具,继续学习。
通过第一次“塑泥”课,我们老师都很高兴,自己在终身学习的道路上,也找到知识,学到技巧,在创新中,在学习中为老人增加了快乐。
大场成中快乐联谊会(快乐大场中老年联谊会)钱在芗(文)
苑雅萍 强凤娟(图)
二〇一九年三月二十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