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这个春节,异乎寻常,不能走亲访友,不能结伴旅游;2020年的这个寒假,超乎漫长,开学时与老同学的那个亲切拥抱久未到来,上课前向任课老师齐刷刷地道一声“老师好”仍在梦间……面对只能“宅”在家里的这个漫长假期,各位学员,您是否感到了无聊、烦躁,或是焦虑、郁闷呢?那么,下面这份简易的“心理防疫指南”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坦然面对,接纳负面情绪
面对疫情,你可能会因为不能出门而感觉无聊无趣?可能会因为担心自己(家人)的身体状况而郁郁寡欢?也有可能会因为疫情的信息(数据)而焦躁烦闷?如有上述情形,不必紧张,这是人面对应激事件的正常心理反应,是机体自我保护的体现;人越是压抑和否认负面情绪,越容易被其所支配。
需要做的事:坦然面对,不过于敏感和紧张,也无需否定自己的感受,理解并接纳负面情绪的存在;然后,每天早晨,对着镜子里的自己笑一笑,说一声:嗯,这就是我,新的一天又开始啦!
2、明辨信息,调整舒缓情绪
随着短视频的流行,很容易使人沉迷其中。特殊时期,一些短视频,为博人眼球,发布的疫情信息断章取义、哗宠取宠,使不明真相的观者劳神费心,悲观情绪滋生。
需要做的事:从官方渠道了解疫情,既重视这场疾病,更要保持理智与冷静,做到不信谣、不传谣;有意识地选择收听、收看舒缓的音乐、笑点较多的相声小品或喜剧电影等,让自己沉浸在较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以此增加积极体验,维护情绪稳定。
3、充实生活,激发积极情绪
不能出门逛街、不能亲友聚会、不能同学结伴,虽然现阶段确有许多“不能”,但情感的沟通交流不限于相聚面谈,我们积极的情绪体验也不仅仅存在于熙攘的人群、热闹的活动之中。
需要做的事:合理安排一日生活,快乐过好每一天。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做好一日作息时间安排:烧菜做饭、打扫卫生、联络友人同学、复习已学课程知识、利用网络学习新知识、翻出以往外出旅游照片做“美篇”、记录分享自己听书观影心得甚至可以利用家里的旧衣旧物“DIY”、给家里的宠物做一个“新窝”……让每一天变得安静而充实,让我们的每一天有变化、有欣喜,体会这欣喜,记录这美好。
4、勇于求助 ,重回健康生活
如上述的内容无法调适您的情绪,您还是感觉自己有焦虑、愤怒、无助等负面情绪,并让自己感到难以承受、已影响到自己的生活时,您需要更加专业的心理干预力量介入,可以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或心理医生的专业支持。假期中,如需要得到进一步的心理援助,可以通过12320-5热线、上海“健康云”APP平台等渠道获得心理咨询服务。
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
每一个日子都有生命的礼物。顺服接纳命运的安排,不放弃希望,不抱怨周遭,感恩每一天,生命的礼物一定会出现。让我们充满希望,活出精彩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