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小在法国梧桐树掩映下的湖南街道的老弄堂《龍邨》里长大,在这片熟悉的土地上,有我一路走来蕴藏着曾经的记忆、有我的梦想在闪烁、有我的情感在流动。她是我人生的一个切面、一个章节,每每忆及,总感到平凡中多了一丝色彩,生活中充满了温暖与甜蜜。 这里的一幢幢熟悉的老建筑老、老洋房老 、老弄堂、老马路、老商店。虽说有的已折迁了,改建后消失无踪无影了。但是,我至今仍记忆犹新,如数家珍,包罗万象,一网打尽,报得出她的娘家。过去的街景只有偶尔在梦魂中相依。
阐释一座城市的发展与变迁,幸福与悲痛,理应对建筑的记忆,怀旧,惋惜联接起来,正像果戈里所言:"建筑是世界的年鉴,当歌曲和传说巳缄默,它还依旧诉在说"。是的,建筑是物化的记忆,是人类沦桑历史和多样文化内涵的积淀。如今,我们站在一座穿越了时光的老建筑面前,得到的不仅是美学的欣赏,生活的憧憬,还能穿透时间的迷雾,来透视历史的痕迹。没有哪一种文化形态能够像建筑这样,超越时间和媒介的限制,如此长久地直接地震撼人类的心灵。犹如久别重逢的知己,而聊起那神秘而迷人的故地、故居,洋溢着天真无邪的童趣往事而激动不已。
改革开放后,拓宽的淮海中路上,装修一新的各种名牌商店,老字号商店,拆除了过去的老破旧矮平房和危房一座座拔地而起的现代化办公大楼、大商场、香港广场大厦、环贸广场大厦、淮海国际广场大厦林立展现,一座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让人耳目一新,大开眼界。上海现存的优秀历史建筑与现代化高楼大厦建筑相辅相成,古典建筑与现代建筑鲜明对比,别俱一格的韵味十足,瞬间光环四射,魅力无限,交辉呼应,亮点倍出。仿佛来到了世外桃源的蓬莱仙境。又仿如来到了安徒生、格林的笔触下的童话故事里。城市的老建筑就是一座城市的名片,保护优秀历史老建筑刻不容缓,她是一座城市的生命在不断地延续…….. 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市民安居乐业,生生不息,改革开放后,人民生活水平一年比一年提高,年年给老人加退休金,我们的晚年生活如芝麻开花节节高。这几十年里,浦江二岸架起了一座又一座大桥,盾构机打通了一道又一道地铁,又建成了一条又一条隧道。上海交通四通八达,极大地方便了市民的出行。我在老屋贴对面的地铁站(南昌路)乘地铁到浦东金杨社区(云山路)的女儿家,只要半个小时。这在过去我年轻时做梦也不敢的事,如今实现了!简直 是成了神话里故事了!
生活在上海这片土地上让我心旷神怡,吸一口气都带甜味的。
退休后,我继续发挥余热,感恩我们的党,感恩我们的国家。我当了十五年的志愿者,回报我们的社会!我们要紧密地团结在以习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步调一致,听党的话,跟党走!我将一生与志愿者同行!
湖南社区学校远程教育学员 王宏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