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我们相处八年的潘老师要再次退休了,我们真的有太多的不舍。
千头万绪 巨细不漏
潘老师是我们钢琴系的系主任。上海老年大学钢琴系有着1400名学员,68个班级,有15名钢琴任课老师。这规模,不亚于一所标准的完全中学的规模了呢。潘老师就是钢琴系的领头人。她担负着上情下达、下情上传的任务;她要负责钢琴系的课程设置;她要参与听课、评课,聘任老师;她要策划系里的各式活动并实施完成;她要接待报名和接听无数的咨询电话;她要和当天来上课的每一个班长接洽,处理和解决当下的问题;学期结束,还要批阅每一本班级日志……钢琴系的大小事情,都要潘老师来负责、解决和完成。很多次,我们去找潘老师,都已经快下午一点了,她的中午饭还没有吃完,刚扒了几口,就有人来找她,于是停下吃饭,问呀说呀,饭都凉了。可是潘老师总是那样耐心地接待每一位学员。忙碌并快乐着……
真情关怀 细致入微
潘老师的工作细致入微,用真心真情关爱和关心系里的老师和学员。钢琴系有两位学员,他们代表上海老年大学去参加全国的老年大学钢琴比赛。赤日炎炎,指导老师夏殷雷不顾炎热酷暑到学校指导学员处理乐曲。学员们在夏老师的指导下,刻苦练习,在比赛中获得了优胜奖。学员们载誉归来,潘老师利用休息日,自己安排了晚餐,表达对师生的感谢和祝贺。钢琴系许多学员读完了八年的常规课程,对进一步的学习举棋不定时,潘老师会做好参谋,给他们推荐各种课程班,使这些学员顺利进入符合自己意愿的高一级的钢琴课程班学习。学员们的心里,有着说不完的感激。每当学员们去谢谢潘老师的时候,她总是笑眯眯的回答“只要你们读得开心就好”。学员们都说:“何止开心,我们幸福呀!”
工作努力 不惧难题
潘老师在工作中勇于克服困难,也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2018年春季,上海老年大学全面实行网上报名,这确实是一件好事。然而钢琴系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麻烦。主要表现在学员重复报名和学员报的名和本人实际程度不符。这时,潘老师要操作让重复报名的学员退出系统,然后要将名额放到网上让老年学员报;初学者报了高年级,如果学员进班必定没办法开展学习。潘老师就通过一个个打电话,约谈,慢慢地理顺报名中出现的混乱情况。即使这样,也有些电脑程序一时解决不了的问题。潘老师就做好班长的培训工作,在班级发挥班长和骨干的作用,做好每一位学员的工作。整整一个月,潘老师团结钢琴系的班长和骨干,积极想办法,克服钢琴系报名从未遇到过的困难,不抱怨,埋头干。老学期结束时,每个班长都拿到了新学期班级的名单。68个班级总体安顿完毕。潘老师疲惫的脸上也露出了愉快的笑容。
搭建平台 心系学员
每学年的钢琴演奏会,是系里的重头戏。怎样让更多的同学参与受益,潘老师有了创新的念头。2016年,潘老师大胆地提出,根据不同年级搞三场演奏会,这样受众面广,演奏员也可以多一些,让更多的学员上台演出练胆子。系里老师的工作量增大了,光是选拔,就花去老师们一个星期的工作量。但是,效果很好。学员参与面大,通过演奏会形式,汇报教学成果,达到互相交流、学习的目的。尤其是299班首批结业同学的汇报演奏,向大家展示了老年学员的风采和演奏的高水平。2017年,潘老师将演奏会定格在品牌课程的展示交流上,扩大老年学员的视野,提高老年学员的欣赏水平。2018年,她设想着让老年大学的钢琴教学除了常规课程,再适应老年学员的需求开设一些新的课程。
潘老师的故事说不完,她在从事老年教育的战线上留给我们的是忙碌着的身影、充满热情的笑脸……
钢琴系 刘竹君 杨毓麟 倪康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