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学习网 上海老年人学习网
今天是2025年09月11日,上海:
首页 > 信息中心 > 信息详细
好老师好医生—周月文
2007年02月01日 来源:杨解松 浏览次数:85
好老师好医生—周月文
《西医保健》班 杨解松
    周月文老师是《西医保健》课程的执教老师,每周二上午在上海老年大学的讲台上,她把自己数十年积累的从医经验和知识,深入浅出地传授给我们。
    一、认真负责,教学有方。
    周老师根据老年人记忆力减退,接受速度较慢,自编了一本简明扼要的《西医保健》教材,把一些常见病,易发病,结合多年临床经验,通俗易懂地反复讲解,重点放在预防措施上,使我们这些老年学员学了《西医保健》课后,提高了生命与生活质量。
    二、启发式的“讨论课”。
    对一些重点的教学内容,周老师常用启发式的方法上讨论课。她让学员提出一些疑难的病例,也让大家思考,交流讨论,然后由她围绕提出的问题,给予讲解,讨论课犹如开“记者招待会”,使我们加深了对某些疾病的理解。
    三、带伤坚持上课。
    周老师自患多种疾病,一次外出不慎扭伤了脚,但她不顾自己已年高体弱,走路困难,竟然拿了拐杖带伤坚持来校讲课。这种认真负责的精神,使我们十分敬佩。
    四、“我们有缘相会,是朋友”。
    周老师为人直爽真诚,她和我们相处得很好。她讲我们有缘在老年大学相会,是朋友。今年十月初,我不幸患了冠心病,心电图检查呈现了心肌梗塞的波型,周老师提醒我要早确诊,早治疗。当时我对这类疾病认识模糊,没有积极态度。周老师急起来了,发出友善的警告,指出“心梗”是引发卒中的危险因素,督促我必须提高对卒中风险的认识和预防。在周老师的指导下,我用药物缓解了病情。
    将《西医保健》课升华。周老师讲:生命、患病是门医学,也是一门哲学,有其自然规律和法则。患病是对意志的磨练,在向病魔作斗争中,可以感悟人生。
热点推送 更多>>

   线上线下同步创新意  体验智慧生活

老年教育数字化转型  智能知识科普


洞泾社区学校根据老年人面临的数字困境和日常生活需要,通过线上线下课程相融,开设“智能手机的应用”、智慧生活等系列课程和培训,有力帮助了老年人告别“数字恐慌”,让老年人更好地跟上时代、享受数字红利。


强海祥老师是一名中共党员,囯家二级演奏员,2012年从江西采茶剧团退休后回沪定居。退休后的他,热心公益事业,参加各类团队活动,甘当志愿者,发挥余热,默默无闻地实现着他的人生价值。

12月14日下午,“悦读泗界”项目实施研讨会在学校207会议室召开。东华大学旭日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王玲、泗泾成校校长侯爱萍、副校长占克明以及部分社区(老年)教育教师参加会议。

为深度挖掘文化内涵和城市发展,提升文化素养,新虹街道特开展“行走修身 文明实践”人文行走系列活动。告别城市的喧嚣,行走于美丽的乡村,换一种角度感受城市的发展,国家的强盛;去赏阅万千书卷,让思想飞跃空中,品味人生,沐浴文化;走进剧院,去感受美轮美奂之所演绎的精彩绝伦,与美好相遇,与艺术相聚。


营造校园朗朗读书声

              体验班先入“微信读书”


如何教育第三代,如何和第三代有效沟通,一直都是困扰广大爷爷、奶奶们的烦恼之处。为此,在长桥街道及长桥社区学校的指导下,汇澜园居委,组织小区居民共同观看了《乐学大讲堂》的讲座直播,现任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张民生研究员,为大家带来了一场生动的讲座。


3月15日下午14:00,湖南街道16个居委学习点、以及敬老院、邻里会分别在各自的活动室登录“上海老年人学习网”首页在线点击收看了上海远程老年大学首场《乐学大讲堂》直播——《谈谈第三代教育》。

今年2月28日,国务院公开印发了《“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现摘录其中的第八章第一节,关于“发展老年教育”的论述,供广大师生学习、了解。

安亭镇社区学校报道,4月6日上午,由安亭镇学习型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和昆山花桥经济开发区社会事业局共同组织策划的“书香双城·共享学悦”读书月开幕式活动准备会,在昆山花桥经济开发区社区教育中心顺利举行。
访问人数 :
联系电话:021-64837223
时       间:上午8:30-11:30;下午1:00-4:30(工作日)
地       址:上海市徐汇区钦州南路500号5楼
邮       编:200135
上海远程老年大学
2016 © 版权所有
沪ICP备050520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