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学习网 上海老年人学习网
今天是2025年09月10日,上海:
首页 > 老年教育通讯 > 信息详细
对接社区需求的探索和实践
2015年09月28日 来源:大场成中快乐联谊会 钱在芗 浏览次数:513

 我们民间社团本身就是来自社区,所以对于社区的需求,是脉息相通的,不断满足社区居民的学习要求,不断更新新的知识结构,不断调整新的课程,不断转型学习手段等等,都是我们民间社团的强项。因此,当区领导,校领导提出民间社团自主发展基地要对接社区需求的任务时,我们感到十分欣慰,十分高兴,我们可以放开手脚,做我们擅长的,我们乐意的事。

十几年来,我们在社区举办了各种电脑和电脑相关知识的学习班,由于社区居民和社会发展的需求,由原来单一的电脑初级班,增加到七八个班,成为具有系统学习电脑知识的非正规“社区电脑学校”,即草根学校。近几年来,随着社区居民的知识水平不断提高,居民的文化生活的需求不断增长,在大场成中和大场镇社区学校领导和东方信息苑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有了“对接”的硬件支持,更有了精神上的强大支持,使“对接”有了初步起色,加深了对“对接”的理解,也摸索出一点道道。特别是今年来,我们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形式,加强了对社区的“对接”,输出了终身学习的理念,引导和吸收了社区居民成为一个又一个终身学习的参与者和志愿者。

2014年的几项重大活动,如:多次参与社区的纳凉晚会和相关组织的文艺演出以及敬老院巡回演出,年终的辞旧迎新表彰会等,为2015年的开拓发展提供了必要的舆论基础。进入2015年我们根据居民的需求,在学校领导“无障碍通道”的引导下,我们开办了,中老年人喜爱的“徒手剪纸班”,葫芦丝班改换成富有上海地方特色的“葫芦丝旗袍队”,为了组织居民参与科普pps创新活动,组合了图片处理班加入了ppt教材,我们身处在社区的团队,把“中国大妈”的“广场舞”引进学校校园,举办了走在全市前列的第一届“乐学杯”校园广场舞推广赛。学校在社区的知晓率大大地提升了一大步,为我们2015年秋季招生打下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2015年秋季,我们信心百倍,在创建“一班一品”的行动指南下。不仅强化了团队建设,确定了每个班级的品牌和奋斗目标。而且,根据区领导的指示精神和意图,明确了“自主发展基地”的发展宗旨和方向,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建成一个传播终身学习理念的“孵化基地”,扭转了过去正规办班的框框:办班要有教材(过去我们已经编过二十余本,不同班级,不同对象,不同时间富有自己特色的版本书面教材),办班要有固定场所,要有稳定条件等等,束缚了走出校门与社区“对接”的手脚。所以我们探索,社区居民现在求什么,我们就上什么,社区居民想什么我们就干什么。我们开办了智能手机入门班,出现了教室爆满,徒手剪纸学员翻一翻,葫芦丝旗袍队爱美女士蜂拥而至,一改摄影班纯摄影的单一知识,新编了摄影的后期处理班,使摄影班的学员感到“一座难求”只好“友好共机”(电脑),即将开办的钢琴(电子琴))交流班和宝石玉器识别基础讲座,也都是社区居民饭后茶余的津津乐道的话题。我们将通过建立“对接社区乐学小分队”的形式,以“微教材”为基本点,带动和引领社区居民参与终身学习的队伍,扎根终身学习理念与居民之中。近期,我们将组织一次强化小分队集训,从思想上认识小分队的新的历史使命,从技术上共同探讨小分队应该发挥的作用,从组织上明确岗位分工。业务上要学会总结,学会提高。

为了延伸终身学习理念,引领社区居民参与终身学习是提高全民素质的一个重要部分,小分队究竟能否担当重任,让群众带动群众,让一小部分人带动一大部分人,是一个学习型社区的建设,如何走群众路线的问题,我们将在学习中探索,在探索中学习。

热点推送 更多>>

2019年长宁区老年大学学习团队培训会成功召开


访问人数 :
联系电话:021-64837223
时       间:上午8:30-11:30;下午1:00-4:30(工作日)
地       址:上海市徐汇区钦州南路500号5楼
邮       编:200135
上海远程老年大学
2016 © 版权所有
沪ICP备050520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