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学习网 上海老年人学习网
今天是2025年09月08日,上海:
首页 > 老年教育通讯 > 信息详细
良师益友儒雅仁者尤建中
2019年10月28日 来源:上海 奉贤区 南桥镇 陈惠英 浏览次数:135

                                 良师益友儒雅仁者尤建中

                            奉贤区老年大学国学班学员  戴家鼎

       2018年3月初,我幸运地跨进奉贤区老年大学校门,参加语言文学系国学班的学习,亲聆尤建中老师的教化启迪,并得到同班学友们的帮助和熏陶,获益匪浅,对国学也更加尊崇热爱。我感到:没有传统文化的传承就没有国家民族的兴盛。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根脉。

      课老师尤建中,是国学精神的优秀学者和继承传播人,是我们国学班学员的良师益友,也是一位忠厚儒雅的‘’仁者‘’。他为我们讲授国学(现阶段主要讲授《论语》),重视‘’教文育人"的思想理念,坚持用"民族精神的根,爱国主义的魂‘’来教育人,感化人,帮助人,关心人,启发人,鼓舞激励人!他把优秀传统文化、历史文化和当代先进文化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兼容并蓄,传承光大。记得第一堂课开讲时,尤老师就把国学《论语》和奉贤文化一脉相承地联系起来,解释‘’奉贤"的本义和渊源:古像形字(繁体)"奉贤‘’似两手捧着丰收果实,敬奉贤人。何为‘’贤"人?顺服、善良又能干即德才兼备之人为"贤‘’。孔子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七十贤人中唯一一位江南人言子(即子游),来到今奉贤境内(今属青村镇境)进行教化、开发,促进了这一广袤地区的文明发展和生产力的进步,后人为敬奉贤人言子,将其地称为"奉贤‘’,这一地名一直沿用至今……

      在讲授《论语-里仁篇第四》时,尤老师形象生动地讲述何谓"仁‘’:‘’仁‘’者人也,‘’仁‘’者爱人。‘’仁‘’是人字旁边一个二字,是喻做人心中要有别人,‘’仁人‘’是有博爱心的人。他动情地讲:百善孝为先。人生于世,源于父母。父母给了我们生命,教给我们最基本的生活技能,辛勤养育之恩终身难以回报,所以孝敬父母长辈是做人的本分,是天经地义的事。如果一个人对生养自己的父母都不孝不爱,能指望他对社会,对他人是真心好心吗?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庭这个社会的细胞,是社会和谐的基石。如果一个人,连朝夕相处的家都不爱,能指望他真正爱家乡爱祖国吗?做人首先要从孝敬父母和长辈开始,学会助人为乐,奉献爱心,学会诚实做人和善待他人,进而成为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学习,爱岗位的"五爱"之人和有道德,有文化,有爱心,有理想,有能力的"五有"之才。他抨击那些不孝敬父母的少数官员和所谓的有钱老板:一味強调父母的养育之责,长期啃老,视父母为保姆,把父母当累赘,不尽赡养之责……这种人,哪怕他地位再显赫或再有钱,也不会得到人们的尊敬,只会遭到社会的強烈谴责,说明他缺乏最起码的良心,仁爱心,责任心和法律观念。这样不孝的人就难有一份忧民爱民之情,也难懂得民生之艰,又怎能亲近百姓,为民众做实事谋幸福呢?!

    学以修身,习以养德。修身养德,要坚持"吾日三省吾身",常怀敬畏之心,以先贤和当今先进楷模为榜样,发现自己的缺点,认识自身的短处,日日扫除心灵深处的杂草,修练道德的境界,做到自重自警自励,保持心灵美好。

      尤建中老师温文儒雅,尊老敬长。每次讲课前都真诚谦恭地道一声:"各位长辈们好"!学员们则整齐响亮、有礼貌地回应:老~师~好!然后再坐下认真听课。国学班有80名学员,在全校是人数最多的班级。每次上课都座无虚席,秩序井然,学习氛围浓厚。学员之间,师生之间,亲如一家,团结友爱,互动交流,共同提高。尤老师的师表示范受到学员们的一致称赞和效仿,不少学员自然而然地把国学知识传播到家庭,朋友圈和所在社区,受到家人,朋友,邻里的刮目相看。


热点推送 更多>>

2019年长宁区老年大学学习团队培训会成功召开


访问人数 :
联系电话:021-64837223
时       间:上午8:30-11:30;下午1:00-4:30(工作日)
地       址:上海市徐汇区钦州南路500号5楼
邮       编:200135
上海远程老年大学
2016 © 版权所有
沪ICP备050520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