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学习网 上海老年人学习网
今天是2025年09月10日,上海:
首页 > 老年教育通讯 > 信息详细
发展社区老年教育与退休职工关系浅析
2011年10月26日 来源:浦东新区塘桥街道 姚振裕 浏览次数:207

发展社区老年教育与退休职工关系浅析

 

        2011810,上海市老年教育工作会议中明确指出:“发展老年教育有利于提高老年人生活品质,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任务;发展老年教育有利于促进市民素质提高,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举措;发展老年教育有利于增强城市活力,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内容。”可见,老年教育与我们广大退休职工生活以及城市建设、社会发展休戚相关。

一、发展社区老年教育是退休职工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居住环境的改善,广大退休职工对晚年生活充满了信心和美好的向往,有了许多精神文化方面的追求。很多退休职工迫切期望能抓紧这段“空闲”时期,学习、钻研自己喜欢的东西,弥补年轻时的遗憾,实现昔日的夙愿,园儿时的梦想:有的钟情于自己的兴趣爱好,休闲娱乐,享受生活;有的希望自己能大器晚成,服务社会,被他人、被社会认可,体现自身价值;有的希望消除与子女、孙辈间代沟,缩小思想、观念上的差距,逐渐适应社会节奏、跟上时代步伐;有的想学一些实用技能、科学健康生活方式和理财技巧等科普知识;有的为维护自己合法权益,增强自我保护意识,需要学习、掌握、运用法律知识;更多的老年人迫切希望自己能掌握保健养生知识和方法,以求健康长寿。

        由此可见,现代退休人员需要物质养老,同时也需要知识养老、文化养老和精神养老;他们需要提高生活质量,更需要提高生命质量。

二、发展社区老年教育能让更多的退休职工享有接受教育的权利

        19911216,第4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的《联合国老年人原则》明确:“老年人应能获得社会所提供的教育、文化、精神和文娱资源。”19921015,第47届联合国大会通过《1992年至2001年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全球目标》中进一步强调要“为老年人提供扫盲教育和继续教育”。

       我们党和国家领导人历来十分重视提高全民素质和老年教育。1996101,我国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也明确规定:“老年人有继续受教育的权利”。    

        每一位退休老人都有继续受教育的权利,每一位退休老人都有享受现代教育资源的权益,这是体现教育的公平。然而,我国目前已经进入一个快速老龄化的社会,截至2010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老人近1.78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3.26%,每年还以3%的比例快速增长。而上海老龄人口比例大大高于全国老龄人口比例。据20101231日统计,上海市户籍总人口为1412.32万人,其中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331.02万人,占户籍总人口的23.4%。据专家预计,上海老年人口到十二五期末,将增至447万人,差不多每三人中间就有一位老人,退休人员队伍将越来越庞大。

        而另一方面,老年教育的办学能力和办学规模,远远不能与社会快速老龄化发展趋势相适应;远远不能与退休职工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相适应。

        据新华网上海2011年8月11日电:上海有各级各类老年教育机构277所,每年约40万人次参与学习,加上上海远程老年大学(原网上老年大学和空中老年大学,5年来学员总数已超过100万人次)收视学员20万人次,合计每年60万人次。老年学校教学活动是按学期,每年两次报名招生统计,也就是说,每学期老年学员总数是30万人次,如果除掉“次”的话,真正能接受老年教育的就没有这么多了,而真正能到学校课堂面授的就更少了。以此推算,上海约有300万老年人游离于老年教育之外。

    随着退休人员结构的变化(越来越年轻化、越来越知识化),他们对知识的需求,对学习的愿望也越来越迫切。一些退休职工进了老年大学就不想离开,他们会象“追星族”一样,老师教下去,他就学下去。甚至不少退休职工舍近求远,从郊县转乘几路公交车,化几个小时,到市中心有知名度的老年大学上课学习。有的一个人报几门课,学了这门学那门。有的退休职工已经学了三、四年,五、六年,甚至从老年大学开办跟着学到如今。不少退休职工“背着书包上学堂”,到了“痴迷”“发烧”的程度。学习已经成了不少退休职工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老年大学几乎成了他们的第二家庭。一些老年大学,特别是办学条件比较好的老年大学,“老的出不去,新的进不来”,很多老同志只能望校兴叹。

        据上海几所市级老年大学调查统计,此类“以校为家”的“留学生”一族,约占学员总数三分之二以上(也就是统计上的“人次”)。这种“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应于充分肯定,但是,很多想学而无法入学的老同志满腹怨言,老年大学对此也左右为难。

        由于我国目前老年教育的规模和能力远远不能与之相适应。老年教育的受众面因此受到很大程度的限制,退休职工接受教育的权利也受到很大影响。

       为了解决这一矛盾,上海老年大学、上海退休职工大学早就提出:“要把老年大学办到退休职工家门口”,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在各区开办老年大学、退休职工大学分校的努力。

        上海市老年教育工作会议中也强调:老年教育要“重心下移”。发展社区老年教育,扩大老年教育覆盖面,就是要把老年教育工作的重心转移到社区,加强和发展社区老年教育,不仅能方便退休职工就近入学,同时也能比较好地缓和市区老年大学“一桌难求”的矛盾,让每一个愿意学习的退休职工愉快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让更多的退休职工年享有接受教育的权利,享受到现代化教育资源,更好地体现教育公平。

三、发展社区老年教育能让更多退休职工融入学习型城市建设

        2002118,党的十六大正式将“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党的十七大进一步强调要“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建设学习型社会”已被党和国家提到十分重要的位置上,作为国家经济建设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一个战略目标。

2007年,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发展老年大学,扩大覆盖面”。

2010729,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进一步明确要重视老年教育”。

学习,已成为当今社会的趋势,世界的潮流,不学习就不会提高,不学习就不可能前进,退休职工当然不能例外。

现在,可以说,各个年龄段的人都有相应的机构、单位或组织关心重视和具体落实实施对他们的教育培训,根据不同的时期、辅以不同的内容和形式,开展各级各类和各种形式的教育和学习培训,包括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那么,剩下的就只有退休职工了。退休职工离开单位组织后,特别是现在实行退休人员社区化管理以后,企业单位不可能把分散在全市、甚至全国各地、数量庞大的退休人员组织起来,经常开展教育学习活动。而社区居委也没有这个能力组织辖区内众多的退休人员开展学习教育活动,如此,退休职工的教育学习成了“没爹没娘”,没人管的“孩子”。

可以说,建设学习型社会,特别是“社会”这一特定含义(没有单位、组织,24小时都在家里和“社会”上的,只有退休职工和入托前的婴儿),其薄弱环节,或者说是重点,就是退休职工的学习教育问题,建设学习型城市和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如果缺了这一块,那是不完整的,也是不应该的。

那么,如何组织、引导、开展退休职工的教育?如何让广大退休职工融入学习型社会的建设?毫无疑问,能够承担这个“任务”和“责职”的是老年教育,是老年学校。而目前,老年教育、老年学校也没有能力接纳如此众多,且越来越庞大的退休职工队伍,我们也不应该让退休职工为了到学校学习上课,疲于奔波。要改变这一状况,唯一的、可行的、有效的途径就是发展社区老年教育。

四、发展社区老年教育对退休职工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职工退休后闲暇时间多了、精力充沛了、后顾之忧少了,整天无所事事,为消除退休后的失落感、孤独感和消磨寂寞、单调、枯燥、无聊的时光,没有方向、随意地参加一些活动,很容易被人误导,很容易误入歧途。有组织地把退休职工引导、凝聚到健康有益的教学活动中来,这对于退休职工本身、对于整个社会、整个民族来说,都是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1)发展社区老年教育有助于提升退休职工素质

    现代社会的老年人,不只是物质上养老,不只是简单的应付生活,而要努力适应社会发展,积极融入社会群体,主动参与社会活动。要能如此,必须通过老年教育,提高不断学习的能力,提高掌控生活的能力、提高适应环境的能力、提高参与社会的能力、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从而提高自身整体素质。                  

2)发展社区老年教育有助于提高退休职工的生活质量

最基层的社区老年教育,会最直接、最广泛、最及时地听取退休人员的意见,可以不断丰富、调整教学内容和形式,贴近生活、结合实际、服务老人,尽可能适应退休职工的特点,满足退休职工的需求,实际、实在、实用,有助于提高退休职工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

3)发展社区老年教育让退休职工享受快乐的晚年

   退休职工到老年学校不仅是接受老年教育,也是享受教育,享受生活,享受人生。不少退休职工学员动情地说:“学习一天,快乐一周。”更多的退休职工学员把老年学校当作学习知识的课堂、完善自我的学府、沟通交友的纽带、展示风采的阵地、愉悦心情的乐园、服务社会的桥梁。他们在接受老年教育的同时,找回了流失了的岁月,找回了逝去了的青春,找回了全新的自我。

4)发展社区老年教育有助于退休职工的“再社会化”

      退休职工脱离了岗位、离开了单位和组织,改变过去工作和生活习惯和方式,绝大部分退休职工很不适应,甚至过起了“蜗居”生活,逐渐脱离了社会。社区老年教育能够较好地帮助退休职工缓解这一“退休综合症”,渡过这一特殊的“过渡期”,引导退休职工走出家庭,融入群体,进入社会。通过社区老年教育,可以帮助退休职工面对现实,转换角色,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实现“再社会化”。

5)发展社区老年教育有助于退休职工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

社区老年教育是退休职工学习、交流的场所;是交友、沟通的桥梁。通过开展各种内容和形式的教学活动,把社区里的退休职工吸引、凝聚在一起,为他们提供学习、交流、展示、交友的机会,帮助他们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从而调节退休职工的心态,消除孤独和失落感。

6)发展社区老年教育有助于构建和谐社会

退休职工关系千家万户、各行各业甚至各个领域,因此,退休老人群体的稳定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退休职工能够经常参加社区老年教育活动,整体素质得到不断提高,精神面貌会发生根本变化。例如,退休职工系统学习书画、摄影、文学、写作、电脑、外语、歌舞、时装表演等等,文化修养不断得到提高,也会自觉纠正、改变自己一些不良习。又如,退休职工听了心理讲座,心态就会平衡许多,就会主动调整与家庭成员关系,家庭就会和睦起来;老年养生保健讲座,让退休职工懂得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身心健康了,精神状态也就会好多了;老年法律讲座,让退休职工加强法律意识,纠纷、上访少了。退休老人安定了,家庭和睦了,社区稳定了,社会也就会逐步和谐了。

7)发展社区老年教育有助于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

退休职工脱离单位、组织后,完全回归到自己居住的社区,他们24小时居住、生活、活动在社区,是社区工作的主要对象,当然也是社区教育的主要对象。

社区老年教育的发展、开展,为社区其他人群起到了良好的示范效应。退休老人“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状态和长者风范,必然会带动家庭、社会的学习风气。

发展社区老年教育,是丰富充实退休职工晚年精神文化生活的有效途径;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是建设学习型社会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了全社会发展社区老年教育,“建设学习型社会”才可能成为现实,学习型城市建设才有可能更加充实和完美。

————————————————————————————————————

 1997年第五届世界成人教育大会《汉堡宣言》指出:终身学习是成年人应对知识社会的最重要的策略和手段,“只有终身学习,才能适应社会的挑战;只有终身学习,方能享受知识社会所带来的经济、文化、社会和教育等丰富的生活乐趣,胜任各种生活情趣的变化和不同职业生活阶段的不同要求。”这里的“终身学习”,对于退休职工来说,就是接受老年教育。

        显而易见,发展社区老年教育已成为满足广大退休职工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的必

需;是建设学习型城市的必需;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需;是应对老龄化社会的必需;也是老

年教育自身发展的必需。

热点推送 更多>>
访问人数 :
联系电话:021-64837223
时       间:上午8:30-11:30;下午1:00-4:30(工作日)
地       址:上海市徐汇区钦州南路500号5楼
邮       编:200135
上海远程老年大学
2016 © 版权所有
沪ICP备050520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