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终身学习理念,更好地服务乡村老年群体,推进十五分钟社区学习圈建设,新浜成校依托全国终身学习品牌“乡村茶馆课堂”,创新推出“邻里行 零距离”子项目,旨在以“资源下沉、形式创新、服务升级”为核心,进一步缩短教育资源与村民之间的距离,真正实现“零距离”学习。
创新形式,打造移动课堂
长期以来,乡村茶馆课堂作为推动终身学习的重要载体,多在村委会或老年茶室等固定场所开展。然而,学校在调研了解后发现,对于那些居住于偏远角落的老人来说,参与学习依旧存在着诸多不便。为此,学校将茶馆课堂的学习阵地进一步延伸,无论是村民家门口的场地,还是村头热闹的广场,亦或是温馨祥和的院落,现都成为了村民们便捷的学习场所。“我家离村委会比较远,以前去参加活动都不方便。现在好了,就在家门口,真的很方便!”鲁星村李阿姨的这番话,道出了许多村民的心声。
多元赋能,激活学习风尚
“邻里行 零距离”项目聚焦一个“微”字,通过“微宣讲 微互动 微表演”的创新模式,赋能乡村治理。为破解传统理论宣讲枯燥乏味的难题,宣讲老师围绕党的创新理论和重要方针政策,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鲜活生动的案例,开展为时10分钟的宣讲,让理论宣讲更贴近群众,更深入人心。此外,每场活动还巧妙地融入了知识竞答、自编戏曲表演等互动环节,实现了思想性与趣味性的相融合,既增强了村民参与感,又提升了文化认同感。
邻里共学,助力乡村治理
“乡村茶馆课堂·邻里行 零距离”活动不仅仅是一场简单的学习活动,更是乡村治理的有力抓手。它以学习为纽带,搭建起了邻里情感交融的平台。村民们从自家搬出小板凳,围坐在一起,在参与茶馆课堂的学习过程中,有了更多互动交流的机会,邻里间的情感也在交流中不断升温。“我年龄大了,平时也不常出门,今天和隔壁的李阿姨帮我搬了把椅子,和大家一起听听、看看、学学,很开心。”在赵王村的活动现场,一位90余岁的老奶奶在邻居阿姨的搀扶下也来到了乡村茶馆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