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剧是上海地域文化的典型代表,起源于浦江两岸的田头山歌和民间俚曲。“常青藤沪剧沙龙”于2008年成立,沪剧沙龙坚持“学唱沪剧、传承非遗”的学习初心,以“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为学习目标,团队建设取得喜人成绩,是传承经典的民间团队。
常青藤沪剧沙龙的指导教师十分专业,指导教师先后获得了戏曲比赛一等奖、二等奖等荣誉。在指导教师的带领下,沪剧的规模逐渐壮大,成员沪剧水平逐渐提升,先后获得过优秀团队奖、百姓明星十佳等奖项。经过这几年的发展,沪剧成员多数人均可独当一面,他们都是团队的骨干分子。团队成员不仅注重沪剧基础知识的学习,而且及时地将理论知识运用到表演之中,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常青藤沪剧沙龙多次参与演出活动,每半年常青藤都会到村居演巡回演出,每次演出都会历时半月之久,天天无虚场,覆盖全镇各村居、敬老院、阳光之家等,团队成立的十二年来,团队巡演累计近600场。回顾巡演成果,沪剧沙龙在恬润新苑表演了《大雷雨》选段、《阿必大回娘家》等,为新中村居民送去了《谁是母亲》,剧情紧凑饱满、跌宕起伏,沪剧演出让村民们在家门口就能过足戏瘾,享受沪剧艺术的独特魅力。
通过往年的巡演的经验,常青藤沪剧沙龙队员进行总结、归纳,对一些演出曲目进行增减,精心加工。巡演到目前,居民的反应热烈,土生土长的剧目受欢迎度与日俱增,不断的演出和排练,使得常青藤沪剧沙龙队员的唱功、表演水平也得到很大的提升,队员的喜爱和热情也高涨,为社区老人带来欢乐和美好的回忆。
为适应新时代的发展,团队骨干利用信息化资源建立微信学习圈,分享学习资源,加强学员间互评互学和日常的学习交流。疫情当下,更是利用直播课堂、腾讯会议等开展学习交流,常青藤沪剧沙龙的演出不仅走遍了石湖荡镇的每个角落,同时,它也走出石湖荡,向更多人展现沪剧之美。 如今,沪剧沙龙全体队员初心不改,继续将非遗传承沪剧发扬光大。常青藤沪剧沙龙把沪剧非遗文化传进千家万户,为更多戏迷带去知识和欢乐,也进一步引导广大居民学习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构建“美丽石湖荡”营造良好文化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