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学习网 上海老年人学习网
今天是2025年09月10日,上海:
首页 > 老年教育通讯 > 信息详细
深入学习校训 推进老年素质教育
2013年02月27日 来源:上海市老干部大学 蔡向东 浏览次数:179

一、校训的产生

    2010年9月至2011年6月,学校在全校师生中开展了广泛的校训征集活动,老同志们踊跃投稿,先后收到90位热心者投来的131条校训征集稿。由校领导牵头,在职教师和学员代表等组成的校训评选小组从得票数最高的10条校训中确定了“笃志、厚德、乐学、尚为”的八字校训,并请全国人大委员会吴邦国委员长题写校训。
 
    二、校训释义及内涵
    一个学校的校训,体现了学校的历史和文化积淀,也体现着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笃志,是老同志们一贯秉承的“政治坚定、思想常新,理想永存”,这是“笃志”的核心内容。厚德,是修养品德,使道德充裕、厚实,提高人的思想境界,也是为人之根本。乐学,体现老干部学员老有所学、学有所乐,进而达到与时俱进、不断用知识充实人生的目的。尚为,是提倡老同志们在完善充实自身、使自己适应社会的同时,也要参与社会发展,倡导老有所为,崇尚有所作为。
 
    三、八字校训的内涵和学校办学宗旨一脉相承
    八字校训,正是老干部大学的优良传统和办学理念的集中体现。老干部大学建校初期,当时的学校校长、市委老领导钟民同志提出了“探求健身之道,增长新鲜知识,贡献革命余热,保持光荣晚节”的办学宗旨,从而明确了学校的发展方向与办学目标。进入21世纪,随着形势任务的变化,学校建设进入新的时期。在原有基础上,陈铁迪校长等校领导进一步提出把老干部大学建成“党的创新理论的学习基地、当代新知识的传播基地、中华优秀文化的研修基地、老干部表率作用的辐射基地”的办学目标,使学校的办学定位更为明确,内涵建设不断扩充,办学特色进一步显现。八字校训的内涵和学校办学宗旨可以说是同出一辙、一脉相承。
 
    四、以学习贯彻校训为抓手,开展素质教育工作
    开展老年学校素质教育是一个全新的课题,素质教育指导中心成立后的第一项重点工作就是广泛开展调查研究。为此我们成立了由指导中心工作人员和部分学员代表组成的学习调研小组,在素质教育指导中心名誉主任陈铁迪校长和其他校领导带领下,通过走访座谈,先后对本市各级各类老年学校30家单位集中开展调研。在调研中,我们增强了几点认识——
    一是加深了对老年学校开展素质教育意义的认识。老年学员和社会其他年龄群体一样,有被尊重和实现自身价值的需要。老年学校为他们提供了学习各类知识、提高综合素养和技能的平台,帮助他们了解社会经济发展,跟上时代步伐,并以学校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在家庭与社会中发挥一定作用。提高老年学员的综合素质,对于提升上海市民的文明素质、建设和谐社会也有着积极的意义。
    二是进一步明确素质教育的内涵。近年来,业界对老年教育的属性逐渐形成共识,明确了老年教育应该姓“教”。既然姓“教”,就应有育人的要求,有关老年学员的素质教育问题也就被相应提出。素质教育应体现在老年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通过课程设置、授课引导、教学活动、成果展示、学习团队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等,融合于学校课程内,贯穿于教育环节中,对学员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在调研中,我们也了解到部分单位对素质教育已有了积极的思考,提出了不少好的理念,并积累了许多可行的做法和比较成熟的经验。如市老年大学在学员中倡导“长者风范”的办学理念,开展“树长者风范,做风范长者”的征文、征歌、征言等专题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三是开展素质教育要因人施教、分类指导。目前上海老年大学的学员,除老干部大学系统校仍以离退休干部为主外,其它学校大都为社会老人。学员身份、文化基础的差异,造成了学习需求的不同。我们在调研与思考中所形成的共识,一是开展素质教育要因人施教。政治理论课因而才能成为老干部大学中学员人数最多、最受欢迎的特色课程,而这在其它老年大学是难以做到的。二是开展素质教育要进行分类指导,根据各校的实际情况,提出不同的教育理念与要求,才能获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如市老年大学倡导的“长者风范”,在一般老年大学的老年学员中有较大的可行性,在老干部大学系统中则可对离退休干部学员提出更高的要求。
(作者系上海市老干部大学副校长)
热点推送 更多>>

2019年长宁区老年大学学习团队培训会成功召开


访问人数 :
联系电话:021-64837223
时       间:上午8:30-11:30;下午1:00-4:30(工作日)
地       址:上海市徐汇区钦州南路500号5楼
邮       编:200135
上海远程老年大学
2016 © 版权所有
沪ICP备050520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