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高兴参加中国老年大学协会国际联络部与上海老年大学、上海老年教育研究院共同举办的老年教育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去年,我们在上海参加了老年教育东方绿舟高峰论坛,参与了“绿舟宣言”的发布,领略了东方绿舟美好的环境与风光。今年,烟花三月,春光明媚。我们又有幸与国际老年大学协会维拉斯主席与夫人、各位来宾、国内各省市的嘉宾共聚一堂,举办老年教育国际学术交流活动。我代表中国老年大学协会向这次学术活动的举行表示热烈祝贺,向维拉斯主席与夫人以及各位来宾表示热烈欢迎,向长期重视、支持老年教育事业和老年大学工作的上海市各级领导表示衷心感谢,向来自全国老年教育战线的同志们致以诚挚问候。
近年来,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越来越多的老年人以各种形式参与到老年教育的行列中来.接受继续教育,参与文化活动,满足精神需要,这已成为很多老年人生活的重要内容。目前全国各地有7万多所老年大学,拥有学员800多万,加上远程教育的学员,有1000多万的老年人直接参与了老年教育。还有更多的老年人参与到基层居村委会组织的学习活动中来。一些老年人自发组织,利用网络进行学习。我国老年教育初步形成了老年学校教育、老年远程教育、老年社会教育相结合的教育体系,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多学科、多学制的开放性教育教学体系,呈现出欣欣向荣、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
但是我们要看到,还有很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现象,还有更多的老年朋友需要我们关心,需要我们提供老年教育服务。2016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年—2020年)》,这是在国家政策层面上解决了老年教育的发展问题,说明老年教育具有必要性,也有重要性,也说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老年教育。今年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指出,我们要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措施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李克强总理在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发展民族教育、特殊教育、继续教育和网络教育,让每个人都有平等机会,通过教育改变自身命运,成就人生梦想。我们要抓住机遇,研究落实,促其完善,发展各地老年大学教育,为更多的老年朋友提供平等学习的机会。
本次学术交流活动的主题是“参与、实现、共享,从老年大学到老年学习者”,我是高度认同的。这个题目揭示了老年教育两个主体之间的关系,学校与学习者,揭示了我们老年教育的终极目标,说明或者说区别于学历教育和其他教育的个性化目标。
老年教育在中国发展还不平衡,东西部之间、城乡之间还有一定差距。社会上对老年大学的重视程度比过去有所提高,但总体上认识还不够全面。这既有经济发展的水平因素,更有思想观念问题。西部省份的贵州就发展得比较好,农村区域的四川双流县也做得很好,这就说明不能单纯归结于经济发展水平,思想认识、立场和态度更为重要。
因此,首先我们要加强宣传,加强研究推广,使全社会了解老年大学几十年来的教育,解决好人们认识上的问题。其次,从事老年大学工作的同志也要积极推进老年大学的规范化现代化建设,处理好课程、师资、教材、教学手段与理论研究、管理等问题,也就是办好每一所学校的问题。再有,就是如何认识老年学习者、如何因材施教的问题,这是更为深层次的问题了。从生理上讲,现在的老年人和过去的老年人特征相似,但人文因素、社会因素有了很大的改变。比如老年人在家庭的作用、社会影响力、经济收入条件、学业知识等方面,和几十年前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今天的老年人有很多精神层面上的强烈需求,对以往的社会参与并没有完全放下。这样,我们今天不仅仅要讲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这种生存意义上的需要,还要讲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这种精神上的需要。要强调积极老龄观,对老年人给予精神关爱,扩大老年人的社会参与,加强老年人的人力资源开发,发展老年志愿者服务。
对老年学习者的认识,要体现在我们的教育服务上,更重要的要体现在我们的办学思路上,体现在制度设计上,也就是我们讲的老年教育的终极目标,或者说区别于一般教育的个性化目标参与。学习者要参与进去,而且应该是全方位的。课堂上的学习、教学方法,甚至是课程教材、师资角色都可以探索怎么参与。我们老年人中不乏有经验有知识有能力者,有很多智慧长者、为人师表者。发挥他们在老年大学教学建设管理中的作用,以至发挥他们在社会上的作用,这是我们老年教育所特有的也是其他教育不可比拟的优势。对老年人需求的满足是需要认真调查、需要认真研究的,好的环境、好的课程、好的师资都是需要的,对于社会来讲,这也是教育公平的要求。
还有研究认为,老年人参与老年大学学习还有人际交往的需要,寻求归属感的需要,实现过去梦想的需要。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人的需要层次,说最高层次就是自我实现。我们老年大学能为老年人的自我实现提供哪些帮助?让他们实现什么?怎么去实现?怎样促进老年人参与社会,在社会上层面上去实现、去共享?这些都需要我们认真地研究。《规划》中提及,确保全体老年人共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成果。作为教育机构,我们并不承担资源配置的功能,但是我们是国家老龄事业发展体系中的重要环节。我们的责任在于通过提升学习者的能力,助其达到《规划》提及的共享目标。这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我想今天中外学者的交流一定会给在场的嘉宾以更多的启发。
各位来宾,同志们,老年教育应当重视国际交流合作,这是顺应当前我国“一带一路”的发展需要,也是新时代进一步开放的具体体现,还是老年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需要。国际老年大学与中国的老年大学有着密切的合作。国内老年大学的专家学者也多次参加国际老年大学所组织的国际交流活动,这些交流活动都很好地满足了各方的需要。维拉斯主席曾经评价,国际老年大学协会同中国老年大学会之间的合作可以成为全世界老年教育机构的合作典范。我们高兴地看到,我们所参与的交流活动既在国际上展示了中国老年大学的发展状况,也使我们借鉴学习到了国外老年大学的办学经验和成功案例,同时还推动了我国公共外交的发展,提升了国际影响力。我对国际老年大学维拉斯主席和各位来宾在过去的合作中所表现的专业精神和职业能力表示钦佩,对给予我们的理解和支持表示感谢。
近年来,中国老年大学协会国际联络部组织了一系列的国际会议,推出研究主题,在国内开展1 1的模式研究,收到很好的效果。上海老年大学、上海老年教育研究院也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就是今后每年举办一次全国性的老年教育学习交流活动。今天学术活动的主题体现了这个特点,既是国际联络部2017年国际议题机构在老年大学发展中作用的延续,也是2017年“绿舟论坛”创建“共享服务”主题的延伸。希望能够听到各位嘉宾精彩的交流,也预祝今天的学术交流取得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