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学习网 上海老年人学习网
今天是2025年11月15日,上海:
首页 > 信息中心 > 信息详细
谱写民生和谐新篇章--上海人民喜迎十七大
2007年10月09日 来源:http://news.online.sh.cn 2007-10-09 08:06:21 [来源]:文汇报 浏览次数:9
在今年5月的上海市第九次党代会上,这座已经连续15年实现了经济两位数增长的城市,将解决民生问题放到了“突出位置”。令人格外关注的是,上海市委在此后数月的力推主导,令全市各级党政干部对解决民生问题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把更多精力用于关心群众生产生活,把更多财力投入到解决群众‘三最’问题上”———这不单单是要求政府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更是要求政府职能由追求经济增长向提供公共服务转变;“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要求各级党政领导不能避重就轻、不能“闭

<A HREF="http://ads.online.sh.cn/event.ng/Type=click&FlightID=7889&AdID=9094&TargetID=1020&Segments=1,89,1060&Targets=126,1020&Values=31,43,51,60,90,100,110,150,193,243,355,397,610,632,815&RawValues=&Redirect=" target="_blank"><IMG SRC="http://adsp.online.sh.cn/07091802.swf" WIDTH=360 HEIGHT=300 BORDER=0></A>
门造事”,而必须改变工作作风,深入基层一线

民情通道得到畅通

  今年9月19日,市委书记习近平,市委副书记、市长韩正,市委副书记殷一璀分别带队到杨浦、虹口和黄浦区现场接待群众,倾听市民诉求,面对面排解了一批久拖不决的“疑难杂症”。

  这样的场景令人耳目一新,但更令人精神一振的是,“坚持领导干部下访,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听取和了解群众诉求,体察群众疾苦,帮助解决难点热点问题,为群众雪中送炭,推动基层基础工作”成为了全市党政干部的新课题。

  和全国很多地方一样,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上海,在发展的过程中也积累了不少迫切需要解决的民生问题。在这样的特殊时期,领导干部直接沉到基层,面对面观察和感受社情民意,不仅能够融洽与群众的关系,而且也是制定民生政策、使之更符合群众需求的重要工作方法。事实上,从今年4月份起,“畅通为民办实事的民情反映渠道,拓展为民办实事的领域,加大为民办实事的投入力度,落实为民办实事的工作责任”就成为了指引上海党政干部破解民生问题的明确要求。作为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的浦东新区,探索性地在全区推广“市民议政会”,要求各街镇每月举行一次例会,由市民代表与街镇主要行政领导围绕社区热点面对面沟通;普陀区对下属街道和职能部门提出了“串百家门,知百家事,晓百家情”的要求,并以此作为发现工作“盲点”的重要手段;杨浦区则进一步拓展了“一线工作法”的内涵,要求全区300多名处级以上干部带领各部门机关干部,在每个月的第二个星期四下午,到对口联系的居委会现场办公、接待居民,各居委会还要张贴“解难进度表”,载明本月要解决的“急、难、愁”问题,及已经解决的事项。

  财政“取予”更加科学化

  亲眼看看群众生活的状况,亲耳听听群众心里的话,亲手帮群众办一下难办的事情,就在这繁琐但却实在的工作过程中,政府部门原本看不到也想不到的矛盾落进了党政干部的眼睛里,原本畏难的情绪也在百姓的期盼中渐渐消弭。

  最近6个月以来,上海民生政策和举措的出台速度明显加快,覆盖的人群也进一步扩大:大学生医保、对本市支援外地建设退休(职)回沪定居人员实施帮困补助、为城镇重残无保障人员提供医保、扩大廉租房受益面,以及8月下旬以来月最低工资、失业保险金和低保等三条“托底”保障线先后提高……几乎每10天就有一个新“利好”。

  在一些公共政策专家看来,大量民生政策的出台,标志着政府财政在“取”与“予”上的配比更加科学、更加“贴心”。一个典型的例子是上海在扩大廉租住房制度受益面上所作出的探索。

  今年7月,浦东新区出资2亿元从安置剩余的配套商品房和中心城区二手房中收购房源,试点扩大实物配租的比例;8月,市政府明确表示,廉租对象的收入认定标准不再与低保线挂钩,而是根据市民收入变化情况及时进行动态调整。新政绩观引领新思路在推进民生政策"落地"的过程中,上海越来越多的干部体会到了"政绩"的本意:让经济发展成果更多地体现在改善民生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和满意度,共建共享和谐社会。今年4月,闵行区率先出台了民生指标体系,其中没有"基尼"系数、城市化率等常用的宏观指标,却有大量诸如"入民宅盗窃案发率"、信访案件办结率等描述居民"安全感"和"幸福感"的指标。另一个令人深思的故事发生在寸土寸金的黄浦区,在政府财政的支持下,该区教育系统清退学校周边小店,实现了"退商还教"。新型的"政绩观"带来了新型的工作思路。现在,改进工作方式、完善工作程序,不断深化和完善为民办实事的长效机制,正逐渐成为上海解决民生问题的基本思路。9月10日,上海在市政府门户网站开启了"征询民意平台",方便市民对政府制定的规章草案提出意见,对涉及利益冲突或者分歧意见较大的规章,还将举行立法听证会……以民为本、关注民生,浦江两岸谱写着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的新篇章。

[作者]:钮怿    [选稿]:史骏

热点推送 更多>>

剪纸作为汉族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一直被广泛传承。


近日,学校陆续传来佳音,《工笔画介绍》《透过堂号看家风》《中国古桥介绍》《木贴画作品教学》等四门课程被上海电视台“金色学堂”频道录用,先后在16频道播出。《寻味仓城——品米糕 寻漕运》《松江布与二十四节气》两门课程在2021年上海社区教育优秀微课评选中分别荣获一、二等奖。


为进一步深化社区教育区域联动,加强社区学校之间交流互动,4月3日周四上午9:00,在斜土社区学校4楼教室,斜土社区学校、龙华社区学校组织全体专职教师开展校际交流学习活动。


每周四清洁家园。

为了进一步提高社区青少年对新型毒品的认识及预防意识。8月15日,田林十一村居民区邀请街道禁毒办的杨警官在田林十一村活动室开展禁毒知识宣传会,社区青少年二十几人参与。

时间飞逝,为期四周的漫步天平悦行走活动就告一段落了,参加活动的每一位同学都收获满满,

大伏天,夏日炎炎,桃源村睦邻点气氛热烈。

为丰富辖区青少年的暑期生活,拉近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关系,7月27日,莱顿社区联合社区学校在同舟职校开展了“手把手做西点”亲子烘焙活动。


为了通过形式新颖、寓教于乐、趣味性强的活动来开展青少年科普教育工作,7月26日上午,莱顿学习点开展了“世界多奇妙”科普电影活动。


6月18日下午,由九亭镇老年协会主办,九亭镇成人学校、九亭镇文体所共同协办的九亭镇社区教育十年展演在镇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举行。

      6月15日下午,由九亭镇老年协会主办,九亭镇成人学校、九亭镇文体所共同协办的九亭镇第三届老年舞蹈展演在镇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热烈举行。

6月15日,伴随着夏季的微热,一月一度的为民服务日在莱顿拉开了序幕。早上8点,小区志愿者们如约来到了活动地点,早早的为即将开始的志愿者活动做起了充分准备。


访问人数 :
联系电话:021-64837223
时       间:上午8:30-11:30;下午1:00-4:30(工作日)
地       址:上海市徐汇区钦州南路500号5楼
邮       编:200135
上海远程老年大学
2016 © 版权所有
沪ICP备050520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