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脑卒中?
脑卒中,俗称中风,是一类急性脑血管病的总称,主要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两种类型。卒中的发生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脑血管受损,进而引发局部或整体脑组织损害。
根据《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23)》数据:我国40岁及以上人群脑卒中现患人数达1242万,且发病年龄呈年轻化的趋势。我国平均每10秒就有1人初发或复发脑卒中,每28秒就有1人因脑卒中离世。脑卒中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和死亡率高的特点。那么,我们该如何预防脑卒中呢?
二、如何预防脑卒中?
高危因素自我筛查
定期进行卒中危险因素的自我筛查,包括高血压、高血糖、血脂、吸烟、饮酒、超重与肥胖、不健康生活习惯,及其他可能导致卒中的疾病等。
2. 控制血压
建议购买家用测量仪器,方便随时自行测量血压。测血压需做到“四定”,即:定时间、定部位、定体位、定仪器。每次测量前需安静休息15分钟,且在清醒和未使用降压药的条件下进行。若至少3次不同日期的测量结果显示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0mmHg时,需尽快前往医院就诊。
3. 控制血糖
建议购买家用测量仪器,以方便测量空腹和餐后血糖。空腹血糖需至少禁食8小时后检测,餐后血糖则在进餐2小时后检测。空腹血糖正常范围为4.4~6.1 mmol/L,餐后2小时血糖正常值应≤7.8 mmol/L。
4. 控制血脂
血脂升高一般没有症状和异常体征,必须通过静脉血检查才能及时发现,建议20岁以上人群至少每5年测量1次空腹血脂,40岁以上人群建议每年进行血脂检查。对于缺血性心血管病及缺血性卒中的高危人群,建议每3-6个月进行1次血脂检查。
5. 戒烟
吸烟有百害而无一利,所有人都应该主动拒绝吸烟,并避免二手烟危害和三手烟传递。
6. 控制体重
超重和肥胖者是脑卒中的高危人群。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良好的饮食习惯、增加运动等措施控制体重,减少卒中风险。
7. 健康饮食
每天饮食种类应多样化,使能量和营养的摄入趋于合理,特别注意每日食盐不超过5g,少油饮食,控制胆固醇、碳水化合物摄入,避免过量饮酒。
8. 科学运动
健康成年人每周应进行3-4次有氧运动,每次持续时间约40分钟以上,如慢跑、快走或骑自行车,中老年人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宜的健身运动。
9. 积极治疗相关疾病
心梗、房颤、外周动脉疾病等患者的卒中发病风险远高于正常人,务必重视定期体检及复查,接受专科医生的治疗,遵医嘱服用药物。
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生命和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从日常做起,主动预防,避免卒中的发生,就是对自己、对家人和对社会的贡献。让我们携手并肩,共同构筑健康长城。预防卒中,远离中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