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记者杜丽华、曹子琛10月18日报道:在今天召开的上海市人民政府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焦扬公布了一组数据颇为引人注目:截至2006年底,上海市有100岁及以上老人680人,其中男性140人,女性540人。
女性比男性长寿似乎早已不是什么新闻,世界各国科学家也纷纷对女性长寿之迷进行研究,其解释可谓五花八门,大体可分为五类。一是女性器官更易保持年轻,脑萎缩比男性慢;二是男性太爱争强好斗,常年操劳缩短寿命;三是女性的修补基因多于男性,更容易长寿;四是女性比男性更自律,对身体影响良好;五是女性月经、孕育和哺乳等生理现象及爱哭等特点,也使其比男性更长寿。
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人口组织多年的调查统计表明,总的趋势来看,男女平均寿命都在增长,但女性的增长幅度要明显大于男性。目前,男性平均寿命要比女性短5~10年,而且在一些国家,这种差别还在逐年上升。在中国,上世纪70年代,男性比女性寿命少1年,到了上世纪80年代则少2年,进入21世纪后,差距拉到了5年。而在英国男女间的寿命差距,已经从1985年的5岁,增长到了2005年的7岁。
据了解,上海是全国最早进入老年社会的地区,截至2006年底,全市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275.62万人,占户籍人口的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