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上午,“泗水乡音”讲师团系列讲座第三讲在泗泾镇张泾居委学习点开讲。
此次讲座由讲师团成员程兰珍讲述了泗泾文物保护点“贞节坊”的来由。“贞节坊”,清代建筑,位于泗泾镇江达南路49号东,地处张泾居委安乐街弄堂口,系因一位武官出征战死而旌表其妻所建的一座石牌楼。武官夫人去世后,“贞节坊”后面又造一间小屋,供奉其人生牌位。后来,凡是弄堂里死了丈夫,长年不改嫁的寡妇的人生牌位,都放在这间小屋里,彰显坚贞不二之志。文化大革命时,石牌楼上的“贞节坊”三个字被用石灰和水泥粉刷掉,但石坊还竖在街口,成为过去的记忆。如今,那段女性青春年华被埋葬的岁月已经一去不返,唯有冰冷的石牌楼留下封建时代的痕迹。
讲师团团长周小玲主持讲座,来自张泾居委学习点的二十多名居民聆听了讲座。讲座结束后,大家一同前往“贞节坊”观览。见到实景之后,社区居民纷纷感叹历史的厚重,感恩现在的美好生活。有一位土生土长的70多岁老人表示,“在这里住了这么多年,牌坊背后的故事却是第一次知道,古代女性真的不容易,感谢新中国成立以来解放女性的各项政策,让我们获得了更多的幸福感。”
“泗水乡音”讲师团的主要目标是用泗泾方言传承泗泾的文化和历史,传播泗泾特色品牌。土生土长的老一辈 、“老泗泾”人讲述泗泾的老故事,可以更加生动形象地帮助泗泾本土文化生根发芽,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