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我们第三次参加2014科普PPS创作传播活动。不比往年:我们有宽敞的教室,优越的学习环境,足够的制作时间,老师的热心指导,而今年我们是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发动和组织大家参加科普PPS创作传播活动。由于失去了学习场所,没有固定的学习时间,距离六,七公里外的“过渡”学习场所,成为一批学习热情高,求知欲望强的学员的拦路虎。年岁较大,距离又远,交通不便是大华社区老年人终身学习的最大障碍。为了通过参加科普PPS创作传播活动,延续终身学习的理念,推广科普知识,接受科普教育,我们在大场成人中学的领导支持下,六月十六日下午,为我们提供了电脑教室,使我们为积极“备战”开办的“科普PPT速成培训班”顺利进行,学校领导沈纯纲教导还特地在开班时,走上讲台,为大家鼓劲打气,激励大家克服困难,继续参加这个有意义的学习参赛活动。
满满的一屋人,来自四面八方,听到有地方学习,有地方培训,有老师上课,都十分兴奋,特别是阔别半年多的老师同学们,相见之情,难以言表。
这次培训不仅仅是在PPT 操作上,更主要的是在参加活动的理念上,作品必须表现“创新发展,智慧生活”。结合我们开展建设智慧城市,做智慧人的学习活动,针对我们社区居民的特点,(不能同年轻人比,不能同在职人员比,不能同专业人士比)提出了作品的主攻方向是:“贴近生活,溶入生活”。在作品的效应上提出:“在传播上创新路,在题材上下功夫”。在已经交上来的作品中,我们团队旗袍队长周慧珠的“穿高跟鞋要注意什么”作品,很有看头,背景图片全部使用她们旗袍队的照片,既靓丽又亲切,展示了自己生活的亮点,又在播放时得到科普知识,同时在传播上打破了沉闷的课堂,会场教育培训模式,科普作品可以在亲朋好友中传播,也可以在社区人群中播放,让科普知识走进家庭,走进社区,以一种休闲的方式,被大家接受和认可。又如,原来从事军工船舶的退休高级工程师于世元,制作的“中国的航空母舰”作品,向我们进行了一堂现实版的“国防科普”教育课,为我们传播空间,打开了一扇大门。还有参加我们活动的东方社区信息苑的工作人员朱洪芬,以我们生活中最最不起眼的“指甲”为题材,制作的“藏在指甲里的9大病危信号”作品,给人的印象特别深刻,体现了科普的魅力。
我们这次参赛的作品,不要求华丽,只要求实用,不要求复杂技巧。只要求言简意胲,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求“重在参与,意在学习”。
“学习科普知识,制作科普作品,增强科普意识,武装科普头脑”就是我们参与《2014上海市“创新发展,智慧生活”科普PPS创作传播活动》的最大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