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有婚姻家庭指导师的“毕业证书”,并不意味着你就是专家了。昨天,上海婚姻家庭指导师实习基地成立,首批8名已取得证书的婚姻家庭指导师将“回炉”重新打造。主办方介绍说,并非所有取得证书的学员都有资格当“实习生”,首批入围者中不少有一定的咨询经验,均有个案咨询的经历。
说服年轻人要观念前卫
作为一家婚姻咨询机构的咨询师,杨敏(化名)已经不算是“菜鸟”,对婚恋方面也算半个行家。昨天在接受采访时,杨敏告诉记者,所谓“学无止境”,尽管恶补了大量的专业知识,但感觉自己还是欠缺很多实战经验,需要补血。所谓劝和不劝离,她希望能在婚姻和恋爱方面对年轻人有所指导。当记者调侃说,她这位“阿姨”未必能说服年轻夫妻时,杨敏表示,自己在国外生活过数年,有些观念甚至比现在的年轻人还要“前卫”。“我亲眼看到周围一些小年轻的悲情恋爱故事,在遭受打击时他们不懂得保护自己,也不懂得如何与异性交往,这让我十分心痛。”
杨敏介绍说,今后在实习过程中,一旦遇到自己都不能解决的问题,就会打电话向专家求教,以免误导别人。“婚姻家庭指导师在中国还刚刚起步,这个职业的成长需要靠团队的力量,而非闭门造车,自己寻觅咨询对象。实习基地成立后,就可以吸引遇到困惑的家庭过来咨询,为指导师提供大量的个案,也可以为那些求助的人释疑解惑。”
当天,主办方为8名毕业学员颁证,正式选入实习基地。同样作为上海首批获得证书的婚姻家庭指导师董小姐透露说,虽然自己没有入围,但她希望成为第二批“实习生”。董小姐比较看好这个行业,“很多人觉得婚姻出问题了,就特别害怕,其实,婚姻是需要磨合和经营的,也需要方法论。我觉得自己去找案例,琢磨一些方法,还不如到实习基地去回炉一下,有助于自己快速成长。”
“实习生”门槛不低
一般“实习生”给人的感觉是涉世未深,但昨天坐在第一排的上海婚姻家庭指导师实习基地的首批“实习生”却清一色地过了而立之年。婚姻家庭指导师的培训机构———心桥教育的项目推广主管富旺春介绍说,目前,已经获得婚姻家庭指导师证书的几百名学员中,此番有30~40人积极报名,但他们最终只录取了8名。“这些学员的层次参差不齐,我们进行了筛选。入围的学员都曾接过个案咨询,参加过志愿者小组,个别学员的经验相当丰富,有一名姓朱的学员还拥有自己的心理工作室。只有一两名学员没有在咨询公司工作的从业经历。”
富旺春表示,在实习基地实习的时间将不作强求规定,最快的一两周就可以上手,最慢的估计要2~3个月才能有收获。在实习过程中,将有老师旁听、教授咨询技巧,也将进行考核和打分,遇到疑难杂症建议转给相关专家,以免误导咨询者。
据悉,今后基地的“实习生”将承担起免费接听热线电话,提供个案咨询等工作,个案咨询的费用大致在200~300元/小时。
“实习”也容不得误导
上海市民政局婚姻服务中心主任陈建荣表示,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婚姻家庭指导师的诞生可以补充政府所不能企及的一块领域。现在社会竞争激烈,离婚率居高不下,一些有阅历的指导师,可以成为良师益友,挽救一些还有希望的婚姻。这就需要婚姻家庭指导师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和专业知识,不能瞎引导,尽管是实习指导师,也容不得有方向性的偏差。
上海婚姻家庭指导师实习基地的组建方———婚庆联盟的负责人干经理表示,实习基地就好比孵化基地,有助于婚姻家庭指导师这个群体的快速成长。尽管他们中有些还欠缺经验,但人与人的信任是建立在接触和沟通的基础上的,相信他们不会愧对婚姻家庭指导师这个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