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社会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具有无法估量的价值。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承载着我国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民族文化,是我们国家的宝贵财富。为了确保这些文化遗产得到充分地保护和传承,大学生们肩负着至关重要的使命。他们通过融合自身专业与特长,为社区教育课程孵化公益社区课程,让社区的孩子们能够亲身感受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
清风小队与大宁路街道社区学校的非遗文化之旅
作为上海市大学生社区创课试点工作的一部分,来自静安区上海行健职业学院的“清风小队”走进大宁路街道社区学校,为社区儿童带来了独具特色的非遗文化课程。这些大学生志愿者们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深度挖掘非遗文化资源,并针对课程内容展开一系列调研,根据家长和儿童对非遗文化的认知程度,以及他们对非遗文化进社区活动的期待和参与意愿,精心设计以“快板认知”为主题的课程,通过结合快板、皮影戏和泥塑等传统艺术形式,让孩子们亲身体验非遗的韵味。
课程由小队成员付雪儿担任小老师,她通过结合PPT和实物展示、互动问答等富有趣味的方式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引导孩子们了解快板的历史、材质等知识。孩子们全神贯注地听讲,积极参与互动,课堂气氛活跃非凡。
雪儿老师用儿童熟悉的古诗词引入教学目标,为小朋友们讲解“板眼”(表演快板入门第一步)并结合古诗和快板小段(《小荷》《十八愁》等)表演展示,小朋友通过学习相关知识能初步了解“顶板、闪板、赶板、抻板”,感受诗词的韵律之美。
雪儿老师以表演形式,教授他们如何敲击快板。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了如何使用小响板配合“板眼”节奏。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快板表演技巧,充分领略了非遗文化的魅力。
通过观看快板表演作品《三打白骨精》,孩子们亲身体验传统曲艺的魅力,提升自我认知。
清风小队以寓教于乐的授课方式,重视与孩子们的互动交流,激励孩子们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与想法,培养了他们的表达能力与批判性思维,引导他们思考非遗文化的内涵与价值,提升了孩子们对非遗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大学生创课项目不仅推动了高校学生与社区之间的联动,还为社区居民和儿童带来了诸多新颖、时尚的课程。大学生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孩子们传递着非遗文化的火种,为社区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未来,我们期待更多大学生投身非遗文化的传播与教育,为社区提供更多元化、高质量的课程,共同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