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学习网 上海老年人学习网
今天是2025年09月11日,上海:
首页 > 信息中心 > 信息详细
以学员为本,搞好钢琴课教学
2007年05月09日 来源:上海老年教育研究 浏览次数:177
    我执教老年大学钢琴班已有7年了。自己喜欢弹钢琴常在弹奏中把什么烦恼都忘了,真是乐在其中。能把这种快乐,与老年朋友分享,教他们弹钢琴,是我很乐意做的一件事,因为我也从他们开始学会弹琴的欣喜中,又增添了快乐。
    但教老年朋友学钢琴,毕竟不是没有什么要求的“玩琴”,它是有一定教学要求、教学内容、教学进度的教学工作。如何使学员们在愉快中学习新知识,学会新技巧,掌握初步的弹奏技艺,是我在教学中经常思考并努力在教学实践中探求的一个课题。下面就围绕“以学员为本,搞好钢琴课教学”这一问题,谈我的三点认识和体会。
    一、以学员为本,对老年学员要多一点理解
    钢琴课是一门技巧性很强的课程,因此,一般地说,学弹钢琴,应从年幼时开始。因为年幼,双手柔软,背乐谱,练指法,都比较容易接受。但这不是说老年人不能学弹钢琴了。年老与年幼在学琴中的长处与短处,要全面地辩证分析,老年人学钢琴虽有不及青少年的种种短处,但也有其长处。一是他们有良好的学习愿望。学员们辛劳了大半辈子,如今到了安度晚年的时光,希望老年的生活更充实,夕阳的余辉更美丽、奏响人生的最后乐章;也有的学员,爱好音乐,曾经有学弹钢琴的美梦,但囿于工作,不能抽身,只能望琴兴叹,如今有了闲暇,决意重圆旧梦。这种良好的学琴要求,正是学弹钢琴的可贵前提。二是他们有较强的理解力。学员们大都从事了一辈子的教学工作。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他们锻炼了自己的思维,提高了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善于把握学琴中的重点和难点。这为学琴提供了智力保证。三是有较为充裕的练琴时间。钢琴课是一门实践课,只有“拳不离手,曲不离口”,才能有所收获。学员们的家中,多数都有钢琴,也有时间练琴,这为学好弹琴提供了客观条件。自然,在老年学员的学琴过程中,也会有各种困难,如有的反应较慢,一时接受不了;有的心理负担过重,生怕“还琴”;有的因关节炎手指僵硬,按琴没有力度和弹性:大多数学员操劳了一辈子,手指较粗短,音阶不能控制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我鼓励他们用“贵在刻苦、贵在执著、贵在坚持”的“三贵”精神去战胜困难:在学习时刻苦,遇挫时执著,动摇时坚持。同时,针对老年学员的特殊情况,采取具体的帮助措施。对一些基础差、记忆力弱,仅靠上课不能理解和掌握知识的学员,就请他们留下来,进行个别辅导;对一些因病因事缺课而影响继续学习的学员,进行个别补课,使他们跟上进度;对一些在家练琴发生困惑的学员,通过电话,进行指导,使他们释疑。当老年学员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有了收获,学习的积极性就更高了;而更高的学习积极性,又进一步促进了新的学习,这是学习的良性循环,也是教与学的积极互动,钢琴课教学的可喜状态。因此,我在教学中深切地感受到,以学员为本,对老年学员多一点理解,就是要理解他们的长处,增强搞好教学的信心;也理解他们的短处,并采取切实的举措帮助他们克服困难,跨越障碍,奔向收获的彼岸。
    二、以学员为本,在教学中要多一点办法
    老年学员学钢琴,有其特点,教学就要从他们的实际出发,这体现在选择教材、运用教法和组织教学活动等方面。
    在教材方面,经过几年的教学,最后选定《拜厄钢琴基本教程》这本教材,具有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环环相扣、循序渐进的特点,为世界所通用,老年学员较容易理解和练习。学员们反映学得有兴趣,有收获。
    在教法和组织教学活动方面,我根据老年学员的特点,特别注意以下的教学方法和活动:
    一是引导用心感悟。教学伊始,我就告诉学员,音乐作品是感情的产物,是心灵的诠释,应该用心去理解、欣赏或表现作品。诚然,欣赏作品用耳、用脑,弹奏作品用眼、用指,但这些都是心的作用和表现。这是学钢琴首先要确立的观念。学员们对此也能心领神会,每当他们听一首优美的钢琴曲时,沉浸其中的神情,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二是注意深入浅出。一些乐理知识,对初学者来说,会感到抽象和高深。于是在教学中,我尽可能地用比拟的方法或演示的形式,使抽象化为具体,深奥化为通俗,让他们似乎看得见,摸得着。如告诉他们同度连音就等于是延长,附点节奏就好象是跷脚走路的感觉,装饰音和主旋律的关系犹如头部和耳环的关系等等。
    三是把握重点和难点。在教授一些难度较大的弹奏曲时,注意突出重点,分解难点。如在教《拜厄》“76条”时,反复强调右手运指要灵活、轻巧、分距小,左手伴奏要强迫空缺的要领。学员们掌握了要领,练琴时也就能心中有数,比较容易了。这一难点的攻克,为“81条”的学习作了铺垫。
    四是重视讲练结合。钢琴课是一门实践课,掌握知识和技能离不开练。老年学员只有通过练,才能有效掌握知识和技能;同时,一些学员开始不习惯“还琴”,还琴时心理压力大。因此,要达到教学要求,完成教学任务,消除学员心理障碍,都有赖于教学中重视讲练结合。在讲练结合中,教师要边巡视边指导,对学员的练习情况,首先要肯定,再指出不足,并做好记录,作为改进教学的参考。
    三、以学员为本,教师要多一分责任
    搞好教学,使老年学员学有所得,是每个老年大学教师的心愿。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感到要使学员学有所得,教师除了认真备课外,还应负起指导、赏识、激励学员并向学员学习的责任。
    教师的责任在于指导。教师上课、离不开讲授,但这决不是单纯的我讲你听。如何从学员实际出发进行讲授,就包含着指导要求;讲了以后,学员有些什么问题,需要教师作有针对性的指导;在练琴中,学员的指法不对,更是需要及时指导纠正。教师的指导应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
    教师的责任又在于赏识。教师要理解老年学员学琴过程中的艰苦。如识谱、打拍子、把单个音连成旋律以及左右手的协调等,都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因此,教师要善于通过赏识教育,肯定学员的成绩,发扬他们的优点,鼓励他们的进步。如学员在“还琴”时,首先要肯定他们的成绩,“这段弹得很好”;同时,对于不足,要以鼓励的语气指出“基本对了,还存在某某问题,回家多练练会弹得更好”。这种正面的赏识教育,有利于调动学员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以更大的热情和信心投入学习,于教学是十分有利的。此外,我还尽可以能安排时间,参加学员在假期组织的“钢琴沙龙”,赏识他们的弹奏,鼓励他们的进步。
    教师的责任还在于激励。有位学员对我说:“我的手指短,怕弹不好。”我听了,无意间在她的手上轻轻地拍了一下,并对他说“不要紧,我的手也不大”。这位学员在座谈会上说:“就这轻轻一拍,拍出了我的自信心,以后每当我练琴遇到困难时,老师亲切的目光、话语和鼓励的动作,就会在脑海中出现,鼓励我不断进步。”我无意间的动作和语言,给学员产生如此大的影响,是我没有想到的,这使我进一步体会到,激励他们是多么的重要。
    教师的责任更在于先当好学生。我们老年学员大都来自教育岗位,他们具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因此,要搞好教学工作,先要学习他们,当好学生。当我在讲课中运用成语不当时,他们会及时给我纠正;当我看错了高低音谱号,唱错了音符时,他们会像小学生一样,灵敏地指出我错在哪里。此时我和学员们都哄堂大笑,真是教学相长,其乐融融。
    老年教育是年轻的教育事业,老年钢琴课更是年幼的学科,处在起步阶段。但这门课对于提高人的文化素质,丰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推进社会的文明,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和作用。作为从事老年教育事业的一员,我愿继续在教学中探索,在实践中提高,为搞好钢琴课教学而努力。
(上海老年大学长宁分校教师  陈顺珍)
 
热点推送 更多>>

   线上线下同步创新意  体验智慧生活

老年教育数字化转型  智能知识科普


洞泾社区学校根据老年人面临的数字困境和日常生活需要,通过线上线下课程相融,开设“智能手机的应用”、智慧生活等系列课程和培训,有力帮助了老年人告别“数字恐慌”,让老年人更好地跟上时代、享受数字红利。


强海祥老师是一名中共党员,囯家二级演奏员,2012年从江西采茶剧团退休后回沪定居。退休后的他,热心公益事业,参加各类团队活动,甘当志愿者,发挥余热,默默无闻地实现着他的人生价值。

12月14日下午,“悦读泗界”项目实施研讨会在学校207会议室召开。东华大学旭日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王玲、泗泾成校校长侯爱萍、副校长占克明以及部分社区(老年)教育教师参加会议。

为深度挖掘文化内涵和城市发展,提升文化素养,新虹街道特开展“行走修身 文明实践”人文行走系列活动。告别城市的喧嚣,行走于美丽的乡村,换一种角度感受城市的发展,国家的强盛;去赏阅万千书卷,让思想飞跃空中,品味人生,沐浴文化;走进剧院,去感受美轮美奂之所演绎的精彩绝伦,与美好相遇,与艺术相聚。


营造校园朗朗读书声

              体验班先入“微信读书”


如何教育第三代,如何和第三代有效沟通,一直都是困扰广大爷爷、奶奶们的烦恼之处。为此,在长桥街道及长桥社区学校的指导下,汇澜园居委,组织小区居民共同观看了《乐学大讲堂》的讲座直播,现任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张民生研究员,为大家带来了一场生动的讲座。


3月15日下午14:00,湖南街道16个居委学习点、以及敬老院、邻里会分别在各自的活动室登录“上海老年人学习网”首页在线点击收看了上海远程老年大学首场《乐学大讲堂》直播——《谈谈第三代教育》。

今年2月28日,国务院公开印发了《“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现摘录其中的第八章第一节,关于“发展老年教育”的论述,供广大师生学习、了解。

安亭镇社区学校报道,4月6日上午,由安亭镇学习型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和昆山花桥经济开发区社会事业局共同组织策划的“书香双城·共享学悦”读书月开幕式活动准备会,在昆山花桥经济开发区社区教育中心顺利举行。
访问人数 :
联系电话:021-64837223
时       间:上午8:30-11:30;下午1:00-4:30(工作日)
地       址:上海市徐汇区钦州南路500号5楼
邮       编:200135
上海远程老年大学
2016 © 版权所有
沪ICP备050520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