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执教老年大学钢琴班已有7年了。自己喜欢弹钢琴常在弹奏中把什么烦恼都忘了,真是乐在其中。能把这种快乐,与老年朋友分享,教他们弹钢琴,是我很乐意做的一件事,因为我也从他们开始学会弹琴的欣喜中,又增添了快乐。
但教老年朋友学钢琴,毕竟不是没有什么要求的“玩琴”,它是有一定教学要求、教学内容、教学进度的教学工作。如何使学员们在愉快中学习新知识,学会新技巧,掌握初步的弹奏技艺,是我在教学中经常思考并努力在教学实践中探求的一个课题。下面就围绕“以学员为本,搞好钢琴课教学”这一问题,谈我的三点认识和体会。
一、以学员为本,对老年学员要多一点理解
钢琴课是一门技巧性很强的课程,因此,一般地说,学弹钢琴,应从年幼时开始。因为年幼,双手柔软,背乐谱,练指法,都比较容易接受。但这不是说老年人不能学弹钢琴了。年老与年幼在学琴中的长处与短处,要全面地辩证分析,老年人学钢琴虽有不及青少年的种种短处,但也有其长处。一是他们有良好的学习愿望。学员们辛劳了大半辈子,如今到了安度晚年的时光,希望老年的生活更充实,夕阳的余辉更美丽、奏响人生的最后乐章;也有的学员,爱好音乐,曾经有学弹钢琴的美梦,但囿于工作,不能抽身,只能望琴兴叹,如今有了闲暇,决意重圆旧梦。这种良好的学琴要求,正是学弹钢琴的可贵前提。二是他们有较强的理解力。学员们大都从事了一辈子的教学工作。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他们锻炼了自己的思维,提高了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善于把握学琴中的重点和难点。这为学琴提供了智力保证。三是有较为充裕的练琴时间。钢琴课是一门实践课,只有“拳不离手,曲不离口”,才能有所收获。学员们的家中,多数都有钢琴,也有时间练琴,这为学好弹琴提供了客观条件。自然,在老年学员的学琴过程中,也会有各种困难,如有的反应较慢,一时接受不了;有的心理负担过重,生怕“还琴”;有的因关节炎手指僵硬,按琴没有力度和弹性:大多数学员操劳了一辈子,手指较粗短,音阶不能控制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我鼓励他们用“贵在刻苦、贵在执著、贵在坚持”的“三贵”精神去战胜困难:在学习时刻苦,遇挫时执著,动摇时坚持。同时,针对老年学员的特殊情况,采取具体的帮助措施。对一些基础差、记忆力弱,仅靠上课不能理解和掌握知识的学员,就请他们留下来,进行个别辅导;对一些因病因事缺课而影响继续学习的学员,进行个别补课,使他们跟上进度;对一些在家练琴发生困惑的学员,通过电话,进行指导,使他们释疑。当老年学员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有了收获,学习的积极性就更高了;而更高的学习积极性,又进一步促进了新的学习,这是学习的良性循环,也是教与学的积极互动,钢琴课教学的可喜状态。因此,我在教学中深切地感受到,以学员为本,对老年学员多一点理解,就是要理解他们的长处,增强搞好教学的信心;也理解他们的短处,并采取切实的举措帮助他们克服困难,跨越障碍,奔向收获的彼岸。
二、以学员为本,在教学中要多一点办法
老年学员学钢琴,有其特点,教学就要从他们的实际出发,这体现在选择教材、运用教法和组织教学活动等方面。
在教材方面,经过几年的教学,最后选定《拜厄钢琴基本教程》这本教材,具有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环环相扣、循序渐进的特点,为世界所通用,老年学员较容易理解和练习。学员们反映学得有兴趣,有收获。
在教法和组织教学活动方面,我根据老年学员的特点,特别注意以下的教学方法和活动:
一是引导用心感悟。教学伊始,我就告诉学员,音乐作品是感情的产物,是心灵的诠释,应该用心去理解、欣赏或表现作品。诚然,欣赏作品用耳、用脑,弹奏作品用眼、用指,但这些都是心的作用和表现。这是学钢琴首先要确立的观念。学员们对此也能心领神会,每当他们听一首优美的钢琴曲时,沉浸其中的神情,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二是注意深入浅出。一些乐理知识,对初学者来说,会感到抽象和高深。于是在教学中,我尽可能地用比拟的方法或演示的形式,使抽象化为具体,深奥化为通俗,让他们似乎看得见,摸得着。如告诉他们同度连音就等于是延长,附点节奏就好象是跷脚走路的感觉,装饰音和主旋律的关系犹如头部和耳环的关系等等。
三是把握重点和难点。在教授一些难度较大的弹奏曲时,注意突出重点,分解难点。如在教《拜厄》“76条”时,反复强调右手运指要灵活、轻巧、分距小,左手伴奏要强迫空缺的要领。学员们掌握了要领,练琴时也就能心中有数,比较容易了。这一难点的攻克,为“81条”的学习作了铺垫。
四是重视讲练结合。钢琴课是一门实践课,掌握知识和技能离不开练。老年学员只有通过练,才能有效掌握知识和技能;同时,一些学员开始不习惯“还琴”,还琴时心理压力大。因此,要达到教学要求,完成教学任务,消除学员心理障碍,都有赖于教学中重视讲练结合。在讲练结合中,教师要边巡视边指导,对学员的练习情况,首先要肯定,再指出不足,并做好记录,作为改进教学的参考。
三、以学员为本,教师要多一分责任
搞好教学,使老年学员学有所得,是每个老年大学教师的心愿。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感到要使学员学有所得,教师除了认真备课外,还应负起指导、赏识、激励学员并向学员学习的责任。
教师的责任在于指导。教师上课、离不开讲授,但这决不是单纯的我讲你听。如何从学员实际出发进行讲授,就包含着指导要求;讲了以后,学员有些什么问题,需要教师作有针对性的指导;在练琴中,学员的指法不对,更是需要及时指导纠正。教师的指导应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
教师的责任又在于赏识。教师要理解老年学员学琴过程中的艰苦。如识谱、打拍子、把单个音连成旋律以及左右手的协调等,都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因此,教师要善于通过赏识教育,肯定学员的成绩,发扬他们的优点,鼓励他们的进步。如学员在“还琴”时,首先要肯定他们的成绩,“这段弹得很好”;同时,对于不足,要以鼓励的语气指出“基本对了,还存在某某问题,回家多练练会弹得更好”。这种正面的赏识教育,有利于调动学员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以更大的热情和信心投入学习,于教学是十分有利的。此外,我还尽可以能安排时间,参加学员在假期组织的“钢琴沙龙”,赏识他们的弹奏,鼓励他们的进步。
教师的责任还在于激励。有位学员对我说:“我的手指短,怕弹不好。”我听了,无意间在她的手上轻轻地拍了一下,并对他说“不要紧,我的手也不大”。这位学员在座谈会上说:“就这轻轻一拍,拍出了我的自信心,以后每当我练琴遇到困难时,老师亲切的目光、话语和鼓励的动作,就会在脑海中出现,鼓励我不断进步。”我无意间的动作和语言,给学员产生如此大的影响,是我没有想到的,这使我进一步体会到,激励他们是多么的重要。
教师的责任更在于先当好学生。我们老年学员大都来自教育岗位,他们具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因此,要搞好教学工作,先要学习他们,当好学生。当我在讲课中运用成语不当时,他们会及时给我纠正;当我看错了高低音谱号,唱错了音符时,他们会像小学生一样,灵敏地指出我错在哪里。此时我和学员们都哄堂大笑,真是教学相长,其乐融融。
老年教育是年轻的教育事业,老年钢琴课更是年幼的学科,处在起步阶段。但这门课对于提高人的文化素质,丰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推进社会的文明,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和作用。作为从事老年教育事业的一员,我愿继续在教学中探索,在实践中提高,为搞好钢琴课教学而努力。
(上海老年大学长宁分校教师 陈顺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