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对社会变革与老年远程教育的认识
社会的变迁体现在人类的进步,从我国的人口变化上可以看到,自1999年进入老龄社会后,我国现已是世界上老年人最多的国家,占全球老年人口总量的1/5。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在2006年召开的第二次全国老龄工作会议上讲到:“我国目前已经处于老龄社会,并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到2004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43亿,占总人口的11%。”据预测,201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1.74亿,约占总人口的12.8%;2020年将达到2.48亿,约占总人口的17.2%。从2005年到2020年,我国总人口将净增1.33亿,但老年人口要净增1.05亿,平均每年增加660多万。据统计上海市截至2005年底,60岁以上老人已经有266.37万名,占全市户籍总人口的19.58%。(已大大超过全国在2020将要占的人口比例)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已经并将进一步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经济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休闲时间增加,社会文化生活教育的需求将大大增加。
人类社会的进步,从二百多年前的那场工业革命,到现在的信息时代或称是“知识经济时代”,人类社会都在经历着一次又一次的重大变革。当今的“信息时代”是驱动人类社会进步,发生这次变革的核心技术或称之为标志性技术。到2007年工业化国家的80%居民将进入互联网。当人类社会正在发生一场根本变革之时,教育也必然会发生一场根本的变革,而驱动这场变革的先驱是教育的信息化。
第一代的远程教育是采用文字、印刷品等邮寄函授形式传播知识,第二代是运用广播、电视录像等模拟信号传播知识,那么今天将是第三代的远程教育,其特点是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数字技术,在数字化环境下以自主的个别化学习与交互式的集体协同学习相结合为主要学习方式的现代远程教育,这是一种世界的发展趋势。我们上海的老年远程教育也都经历了这三个阶段。
远程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前沿阵地,在教育现代化、国际化、全球化进程中将会首当其冲。远程教育突破了传统教育的时空限制,基于互联网的远程学习、网络直播课堂教学、自主学习等新的教育教学模式,实现了以学习者为中心个性化学习模式,使学习者可以进行时时学习、处处学习的个别化学习;远程教育的开放性、极端灵活性和不拘一格的教学内容,多层面地满足了社区教育的需要,远程教育将学校、家庭和整个社会联系在了一起。远程教育它拥有广大的学习资源,随着远程教育中网络教育的发展,计算机多媒体网络技术能按超链接的方式组织管理多种多样的信息,在Internet上组织建构的知识库、信息库,为远程教育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提供多种多样的学习课程。
老年远程教育具有的:办学开放性、手段现代化、学习人群大众化的鲜明特色将是我们今后的努力目标。
二、 上海远程老年大学的近况
这些年来,上海老年人的知识层次有了很大的变化。懂计算机知识、会上网的老年人也越来越多,这也意味着“知识老人”和“数字老人”的时代已经到来。通过网络了解社会信息,通过网络学习知识,通过网络交流、咨询,将成为上海知识老人的生活必需。
据悉,上海目前有250万网民,其中50岁以上网民达25万左右,目前,上海已有20多万老人参加了电脑培训,10多万人较为熟练地掌握了电脑知识。众多老人正在跨越年龄差异造成的数字鸿沟,正欲和年轻人一起迈入现代的数字世界,享受信息技术的便利和精彩。
推进老年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好老年教育工作,是贯彻党中央的和谐社会建设和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去年上海市委市府的2号文件中提到:“建设全民学习、终生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具体行动。“开展老年教育有利于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要进一步完善老年教育网络,办好市级老年大学,区县老年大学和街道老年学校、居(村)委会老年学校办学点。发展覆盖城乡的老年教育要依托社区学院、社区学校和成人学校,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和远程教育网。鼓励社会各界开展老年教育,开发一批适合老年人需求的课程,积极为老年人创造学习条件,让老年人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上海在今后的20年里,老龄化速度将进一步加快,老年人对老年教育的需求量也将更大,老年人的文化教育是众多老年人的向往,终身教育的教育理念也是上海向国际化都市发展的目标之一,大力发展老年教育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长期任务。
上海远程老年大学和上海老年人学习网就是在这样的形势下更名和改版的。上海远程老年大学和上海老年人学习网的前身是上海空中老年大学和网上老年大学,它们分别成立于1995年10月和1999年10月。当时是由上海老年大学、上海电视大学、上海市老龄事业发展中心三方联合,在上海教育电视台开办的一个老年教育栏目,至今已十二个年头。十多年来我们共制作了《老年卫生保健》、《老年社会心理》、《老年人权益的法律保障》、《足部反射区健康法和老年常见病》、《孙辈教育》、《老年营养与食疗》、《银色盾牌》、《老年家政》、《老年人科学健身》、《老年中医保健》和《老年实用保健》、《老年旅游文化赏析》等13门课程,这些课程都由上海的著名专家、教授、学者主编,并担任电视课的主讲嘉宾。
我们的许多电视课程也被兄弟省市的老年大学采用,我们还受香港老年大学的要求,把48集(2400分钟)的《老年卫生保健》电视课程译成粤语,在香港地区播放。其中《老年实用保健》1-4期电视课程的教材已多次再版,至今已销售近七万册。
这些课程的播出受到了广大老年人的欢迎,据统计,集体收视老年学员达到了209万人次,分散收视老年学员达251万人次,不包括社会闲散收视人数,总共累计达460多万人次。上海远程老年大学的学习收视点遍布市区的每个街道、社区、居委,遍布郊区的每个县、镇、村,集中和分散收视点共计有2960个。我们还在各区县的260个养老机构开办了远程老年大学的学习收视点。
上海的远程老年教育之所以能有这样一个规模,这和市、区各级政府、市教委、上海市老年教育工作小组办公室、上海远程教育集团的正确领导,以及我们三家单位和工作人员为老年教育事业的忠诚和敬业精神是分不开的。上海远程老年大学没有一间固定的办公室,没有一名专职人员。开展工作的形式就是校务委员会,其成员是市教委分管老年教育的两位处领导、三位各单位兼管的校级领导和三位各单位委派兼职的同志组成,其工作人员可以说是我们三家单位的教职员工。但我们靠的是集结了三个单位最强大的优势互补:上海老年大学有着强大的师资队伍,和6000多人的在校老年学员及各区县老年学校的几万学员;还有我们远程老年大学每学期近30万人的老年学员;老龄事业发展中心有着强大的市、区县、街道镇、居村委社区的政府组织网络和区县、街道两级通讯员网络;上海电视大学有着先进的远程教育技术制作设备和专业制作队伍,有着教育电视台每周100分钟的老年教育节目播出的频道时段,现在改版开通的“上海老年人学习网”,形成了一幅上海老年远程教育的“天网”“地网”和“人网”的美丽蓝图。
三、 探讨老年远程教育的一些问题
要搞好老年教育,特别是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来开展老年远程教育,我们感到首先要突破观念上的瓶颈问题,要在终身教育的理念中把老年远程教育纳入到老年教育体系中,在上海远程教育体系中必需要有老年远程教育;老年教育是一项社会公益性事业,政府的直接介入是实施的基本保证,同时也要考虑到国情国力的实际,我们现在明显的感到老年教育资源的匮乏,人员、经费的不足,现代教育技术软件在远程老年教育中的应用等问题将是摆在老年远程教育道路上的困难。
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协同发展将是我们老年远程教育要探讨的课题。
(作者系上海远程老年大学校务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