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新区老年协会“银龄康乐”周周演4月12日在高桥文化活动中心举行,由高桥镇、金杨街道老年文艺团队交流演出。造成剧场满座还临时加座,这在高桥文化活动中心开张4个多月来还是第一回,可见受欢迎程度!为何有此效应?轮任整场演出的高桥银铃合唱团团长施连发说:几年来,我们大部分时间都在镇域内自娱自乐,每年偶尔有几次参加区市比赛或大型演出,有点夜郎自大,不知道外面世界有多大?这次能与金杨街道同台,实际上就是PK,虽说不分高低,但是演员和观众心中有杆秤,大家都知道的!为此,高桥银铃拿出的都是门类精品,事先还进行了彩排,可见是何等看重浦东老协“银龄康乐”周周演在高桥的首演。观众的好奇心特大,西街居委会的李阿姨提早半小时到场、占了个好位置,闭目养神等开场,“看时可以集中精力,把金杨的好节目带回去!”
而金杨街道团队也不怠慢,他们的时装表演《旗袍秀》安排在倒数第二、高桥的时装秀之后,12位阿姨妈妈在场外广场上反复练,教练要求精益求精,“让再看看谁家更精彩!”金杨的领队杨老师说:“今天老年协会开了个好头,我们希望今后这样交流成为常态,不要求周周演,每年有两次,大家轮流‘做庄’,几年下来搞个大循环,艺术上肯定有长进!”
这次演出的16个节目,虽说门类齐全,品种安排对口,前后可以看出水平高低,有利于学习交流,但笔者认为还缺少个性。你舞我也舞、你沪剧我越剧,观众刘老先生说“有点观感疲劳!下回最好有新品种、新内容,要让人眼前一亮!长久难忘!”这么难、要求高吗?笔者以为,在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上下点功夫,如有地方特色的浦东说书、宣卷、或者是小品、独角戏等等,那就更好看、更来劲了!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长期交流、共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