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推进和实施上海卫生发展“十一五”规划,本市确立了10个方面任务,包括———
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实施新一轮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行动计划,基本建成覆盖全市的公共卫生体系。选择若干医疗机构建设直升机起降点。推行社区重点慢性病规范化管理,提高高血压、糖尿病、肿瘤、精神疾病等重点慢性病的管理率。规划建设上海市妇幼保健中心,本市户籍人口孕产妇和0—6岁儿童保健管理覆盖率保持95%以上。
优先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每个街道、乡镇必须设置1所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确保每新增5万—10万居住人口,由政府举办一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郊区每个中心村设置1个中心村卫生室,完成1000所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加强城区支援郊区卫生工作,重点推进金山、奉贤、南汇等远郊地区建设三级医院或分院。改善医疗资源布局,加强新城、新市镇、中心村医疗卫生机构的建设,规划建设临港、嘉定新城卫生配套项目。建设全市统一调度的"120"信息系统,增设院前急救分站,全市配置救护车到500辆,进一步缩短院前急救平均反应时间。缩短治疗床位的平均住院天数,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治疗床位平均住院天数降至10天以内。大力推进自愿无偿献血,到2010年自愿无偿献血比例达到95%以上,逐步实现全市临床用血自给。加大对中医药事业扶持力度。实施"名医、名科、名院"的中医发展战略,创建1-2所标志性中医医院,建成1所全国重点中西医结合医院。建设10个国家重点中医专科、30个上海市中医名科、50个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研究工作室。在全市综合性医院建设50个示范中医科和达标中医科。开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药服务达标建设工作,到2010年达标率达到80%。创建2个全国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和33个上海市中医药服务社区示范点。研制开发3-4个科技含量较高的中药新药。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探索建立基本卫生保健制度和基本药物制度。有序推进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和医保总额预付制。在试点的基础上,积极推进二、三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