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学习网 上海老年人学习网
今天是2025年09月12日,上海:
首页 > 信息中心 > 信息详细
远程老年教育手段的比较与探索
2007年11月10日 来源:上海老年教育研究 浏览次数:107
 
    随着老年教育事业的发展,远程老年教育应运而生,短短数年,已显示出其独有的优势和作用。安徽省在远程老年教育方面作了许多有益的探索,现在除网上教学外,同时拥有面向全省的广播,面向全国的函授,有些市(县)采用电视,去年春又开展了全省的光盘教学的探索。这些教学手段各具特点,各有长短,对此进行分析比较,是做好远程老年教育工作的基础,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一、广播。安徽省利用广播手段开展远程老年教育是2002年起步的。由省老年大学协会和省人民广播电台联合开办的“安徽空中老年大学”,以其投入少、质量高、覆盖面广、受益人群多而得到省领导的充分肯定和大力支持。每年有固定的办学经费,现已先后播出了老年保健、农业科技、常用法律、隔代教育、心理保健、营养保健等一系列课程,累计播课近万分钟;基层老年教育工作者也投入了大量精力,做了大量工作,使“空大不空”,深受边远山区老年人群的喜爱,也拥有大批各个年龄段的听众。这一办学形式,在我省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社会效果。
    二、函授。安徽省通过函授开展远程老年教育是2004年开始的。由安徽省老年大学协会与安徽医科大院联合开办“安徽老年大学老年保健函授学院”,利用安徽医科大学的专业教学资源,面向全国招收学员,并专门编写出一套十本函授系列教材,组织了专门的工作班子,定期发放教材和辅导材料,批改作业,解答疑难,传递教学信息,确保了教育效果和质量。首期招收的学员千余人,现已经大部毕业。通过这一形式,培养出一批达到大专水平的老年学员,大大提高了他们医疗专业知识和自我保健能力,有效提高了学员及其家人的生活品质。
    三、电视。我省的电视老年教育在全省老年教育系统呼声强烈已经多年,但由于没有全省性的教育频道或电视台,又受经费投入的制约,没有大面积开展,只是少数几个市(县)进行,虽社会效果很好,但没有形成气候。
    四、光盘。2006年上半年,针对全省农村老年教育实际,为提高各类基层老年学校教学质量,巩固和扩大普及办学成果,我们选购了外省教学光盘,免费发放到各市老教委、老年大学,再由他们复制下发到各乡镇和居民点、行政村,组织开展定点定内容的教学活动。目前刚刚铺开,还没有进行跟踪总结。
    我省目前并存的四种远程老年教育形式,各有特点和优势,各有自己的受益群体,成为老年学校教学的重要补充,已形成一个有形与无形相结合、公益为主、有偿为辅的老年远程教育网络。这四种教学手段互补互促,在受益人群、投入绩效、教学效果以及可操控性等方面都各有优势,各不相同。
    1、在受益人群方面。广播授课优势最大,但受时间段的限制。我们安排是每周两次,每次20分钟,下午或傍晚进行。近四年来的实践证明,只要早公布播课计划,精选好教师,对老年人广而告之,就能吸引一大批固定学员。函授教学面向的是特定人群,这些学员人数有限且要么事务缠身,要么行动不便,但他们具有相当文化基础,一定的自学能力和求学热情,素质较高,易于开展教学活动和管理工作。电视播课以其直观性最受老年人欢迎,有相当一批固定学员和随机收看人群,社会效益较好,但投入成本较高,我省目前未能广泛开展。光盘教学是我们在教学创新方面的新探索,其受益人群的多少取决于我们布设教学点工作的力度。它是介于学校教学与社会教学之间的教学形式,受益人群既有老年学校正式学员,也有行动不便、居住分散的社会老人。以上四种形式,基本上覆盖了全社会老人。
    2、在投入绩效方面。广播授课以其最广泛的覆盖面而最具优势。我省空中老年大学每年投入十万元,收听的仅老年学员至少二十万人(据抽样调查数据),每人仅零点五元,这还未计算其他年龄段收听人员。函授教学中,经过成本核算,我们除收取教材成本外,适当收取学杂通联费用,在不支付工作人员工资和办公场地费用的前提下,能做到保本运转略有结余。电视教学方式,一方面投入较多,主要是摄制节目费和占用频段播出时间的费用;另一方面反响最好,具有典型的公益性,其成本高,但社会效益更高。光盘教学的形式经费投入不多,主要是管理人员的投入。我省试点中,选购《中医养生保健》光盘一套十一片共四十四讲,开支近五千元,含一年的授课内容。如复制400份,可布点400个,每个教学点有15人观看,受益者就有六千人,人均不到一元,还可反复使用,而效果比广播、电视、函授都更确切、方便。
    3、在教学效果方面。广播授课由于缺乏直观性,又受固定时间和每次播出时间的限制,再加上老年人听力和记忆力下降,对效果有直接影响。我省基层采取分组注册集中听课,座谈讨论温习已播内容等弥补措施取得一定效果,但总体上广播授课效果一般。相比之下,函授教学效果较为确定,其有一整套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材和讲义,因为学员要交相应的学费教材费,入学都是经过慎重考虑的,因而学习也较为认真。再加上讲义辅导、批改作业、面授答疑,学习效果是有保障的。电视授课有直观性,且方便分散收看,但由于其固定时段,无须交学费,而使收听者较为随意,如没有组织讨论、复习巩固等相应措施,教学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光盘教学在教学效果上具有一定的优势,通过设立教学点,统一制定教学计划和大纲,将分散、行动不便的老年人组织起来,相对集中听课,在授课时间、内容上灵活掌握,并辅以座谈讨论、解答习题等方法可以确保教学效果。
    4、在可操控性方面。对广播和电视授课的组织管理难度最大,函授及光盘教学的组织管理要相对好控制一些。广播和电视的组教工作,课程及主讲人的选定是第一关键环节,节目的编写、录制及播出是第二关键环节,而最关键、最难于控制的是组织收听、复习巩固。这需要大量的人员、精力投入,稍不慎就会使教学流于形式,在教学质量、教学效果上失去控制。这第一是由于听课学员与授课老师从不见面、组教人员和授课老师很少见面、听课人员与组教人员很少联系。第二是由于学员无须交费,注册也无实际意义,可随意收听。第三是教学内容可能不对路,播讲方式没有吸收力。这些因素都会导致听众少、效果差。函授教学由于是预订教学大纲和计划,定期发放教学讲义,批改作业,咨询答疑,建起了教与学之间的直接联系。虽然是自学,但一定的学习费用和既定的学习目标,让大多数学员认真对待。另外,学员本身相对高的素质,也使教学质量和效果有所保证。
    光盘教学是我省在远程老年教育方式上的新探索。从我省实际出发,基层特别是偏远山区老年教育经过一定的开拓发展,迫切需要巩固和提高。但要求各校各自为政,都增加人、财、物的投入,就有一定难度。同时,我们在调研中发现,各基层学校和教学点最缺的是高水平的教师和适用教材,但组教人员充足,可由各地热心老年教育的老年人担任。这样以光盘替代教师和教材开展教学活动,就有了运转的空间和条件。光盘教学可统一教学大纲和计划,根据基层实际,分散设点,分类指导。各教学点可以是三、五人,也可以二、三十人,定学期、定地点、定时间开课,重播讨论都可灵活掌握。只要不断补充新内容的教学光盘,就可解决基层教学中的教师教材瓶颈问题,使各教学点正常运转。同时,这一做法可在全省基本统一规范各基层学校和教学点的教学内容和方式,教学质量也有一定的保障,能有效提高基层的办学水平。
   (安徽省老年大学协会 陆晓伟) 
 
热点推送 更多>>

   线上线下同步创新意  体验智慧生活

老年教育数字化转型  智能知识科普


洞泾社区学校根据老年人面临的数字困境和日常生活需要,通过线上线下课程相融,开设“智能手机的应用”、智慧生活等系列课程和培训,有力帮助了老年人告别“数字恐慌”,让老年人更好地跟上时代、享受数字红利。


强海祥老师是一名中共党员,囯家二级演奏员,2012年从江西采茶剧团退休后回沪定居。退休后的他,热心公益事业,参加各类团队活动,甘当志愿者,发挥余热,默默无闻地实现着他的人生价值。

12月14日下午,“悦读泗界”项目实施研讨会在学校207会议室召开。东华大学旭日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王玲、泗泾成校校长侯爱萍、副校长占克明以及部分社区(老年)教育教师参加会议。

为深度挖掘文化内涵和城市发展,提升文化素养,新虹街道特开展“行走修身 文明实践”人文行走系列活动。告别城市的喧嚣,行走于美丽的乡村,换一种角度感受城市的发展,国家的强盛;去赏阅万千书卷,让思想飞跃空中,品味人生,沐浴文化;走进剧院,去感受美轮美奂之所演绎的精彩绝伦,与美好相遇,与艺术相聚。


营造校园朗朗读书声

              体验班先入“微信读书”


如何教育第三代,如何和第三代有效沟通,一直都是困扰广大爷爷、奶奶们的烦恼之处。为此,在长桥街道及长桥社区学校的指导下,汇澜园居委,组织小区居民共同观看了《乐学大讲堂》的讲座直播,现任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张民生研究员,为大家带来了一场生动的讲座。


3月15日下午14:00,湖南街道16个居委学习点、以及敬老院、邻里会分别在各自的活动室登录“上海老年人学习网”首页在线点击收看了上海远程老年大学首场《乐学大讲堂》直播——《谈谈第三代教育》。

今年2月28日,国务院公开印发了《“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现摘录其中的第八章第一节,关于“发展老年教育”的论述,供广大师生学习、了解。

安亭镇社区学校报道,4月6日上午,由安亭镇学习型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和昆山花桥经济开发区社会事业局共同组织策划的“书香双城·共享学悦”读书月开幕式活动准备会,在昆山花桥经济开发区社区教育中心顺利举行。
访问人数 :
联系电话:021-64837223
时       间:上午8:30-11:30;下午1:00-4:30(工作日)
地       址:上海市徐汇区钦州南路500号5楼
邮       编:200135
上海远程老年大学
2016 © 版权所有
沪ICP备050520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