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双流县有一个古镇,名为中和镇,这个镇8年前办起一所老年大学。8年来,这所老年大学无论在办学的规模上,教学的质量上,第二、第三的课外活动上,都办得很有成效,富有特色,成为遐尔闻名、有水平、上档次的规范化老年大学示范校。有不少外地的老年大学领导前去参观访问,都异口同声地称赞它是乡镇老年大学的一面鲜艳的旗帜,值得学习和借鉴。
一、 60岁以上老人,皆为老年大学学员,入学率之高,可称全国第一
中和镇(包括3个村和4个社区)共有老年人4100名,镇本身600多名老年人都是镇老年大学的学员。3个村和4个社区,各办起一所分校,共有学员3500多名。在业务上由镇老年大学指导,这就是说所有的老年人都纳入老年大学的范围。每所分校都有负责人,以每村的老年活动站为基地,组织老年人学习和开展文化体育活动。在授课方面,因分校请老师困难,便由镇老年大学将老师授课时的录像制成光碟,轮流到各分校播放。在文化体育活动方面,镇老年大学定期组织汇演,每个分校不论节目水平如何,都要上台演出,这就促进了各分校文体活动的活跃和开展,中和镇老年大学的的确确起到了中心校的作用,特别是百分之百的入学率,真可称为全国之最。除个别行动不便的老人不能听课和活动外,其他老年人都上了老年大学。
二、 坚持贯彻老年大学的办学宗旨和方针,成果累累
老年大学在贯彻“学、乐、为”方针,以学为主,辅之以乐,做到有为,已成为各地大多数老年大学办学的共识。中和镇老年大学在这方面也是这样做的,不论活动如何多,都把“学”放在第一位,取得很好的效果。
1.坚持上大课的制度。每月的10日、11日、19日、20日上午,全校学员600余人分两班参加听课。2006年上半年,教学内容有:双流县近期发展规划、中和镇近期发展规划、社会保险有关政策和规定、青少年心理与教育、饮食与健康、如何到药房买药等。2005年共上了92次大课。中和镇老年大学除了他们本身的老师讲课外,还到成都请一些专家教授到校讲课,对请来的老师车送车接,给予一定的报酬,还招待午餐,他们十分满意。
2.开设专业课,满足不同老年学员的爱好与需要。专业课程有:英语口语、诗词、唱歌、拳剑等。此外,还组织了艺术团、腰鼓队、武术队、棋类队和威风锣鼓队等。
3.积极开展第二、第三课堂活动,活跃校园文化生活,服务社会。任何一个组织、一个团体,没有活动就没有活力,没有生机,也就没有凝聚力。中和镇老年大学悟出这个道理,便积极开展第二、第三课堂活动,除了自娱自乐的校园活动外,他们还走上社会。每逢节日,积极配合双流县文体局、老体协、中和镇搞宣传和庆典活动。他们的艺术团、扇舞队、武术队、腰鼓队和威风锣鼓队都参加了出场式和演出,大展老年人的风采。
此外,他们还参加市、县组织的各种比赛,获得不少的奖杯奖状。他们还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与县内外的许多老年大学联欢。通过联欢,联络了互相之间的感情,增进了友谊,交流了经验,丰富和活跃了老人们的文化体育活动,同时也宣传了中和镇老人们的风貌。
三、 中和镇老年大学之所以办得这样成功,其原因是:
(一)党委、政府领导的重视和支持。1.把老年教育纳入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进行研究。办好老年大学是落实老龄工作“十一五”规划的具体体现,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载体。他们经常讲“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关爱今天的老人就是关爱明天的自己”。于是把老年大学工作列入党政工作目标,在人力、物力、财力各方面给予支持,使中和镇老年大学越办越好。2.无偿提供办学场地。中和镇党委、政府把原中和小学旧址划拨给老年大学使用。它是一幢4层楼房,建筑面积750m2,室外场地1760m2,其中有大教室、小教室、办公室、会议室、活动室等,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教学的需要。3.经费来源有保证。中和镇从财政上每年拨款6万余元给老年大学,学员缴纳少量的学费。
(二)有一个好的领导班子。中和镇老年大学原来有一位副镇长兼管老年大学工作。2005年中和镇领导班子调整后,派镇党委副书记邱良芳任老年大学校长,加强了老年大学的领导。常务副校长刘永康负责主抓老年大学日常工作。学校的几名工作人员都是退休的中小学教师,他们是一支懂教育、会管理、会干事和干成事的好队伍。
(三)有一支称职的教师和学员骨干。中和镇老年大学有4位专职教师和3位兼职教师,他们都是具有真才实学,教学经验丰富,热爱老年教育工作,德才双馨的好老师。为什么中和镇老年大学的教师队伍这样强呢?一个是他们把镇中学退休中的好教师聘请来,另一个是中和镇适合人居的好地方,这几年镇上又建了一批商品房,于是有不少外地人买房迁居于此,其中就有不少的人才。中和镇老年大学有学员骨干49人,这是一支由学员推选出来的、工作能力强、热心为学员服务的好同志。这也是该校教学与活动开展得红红火火的主要原因。
(四)社会上的支持。中和镇不少企事业也在经济上大力支持老年大学。如学校的威风锣鼓队,购置了直径1.5米的特大型竖鼓2个,1.2米大型鼓8个,40公分的小鼓60个,铜钹60副,以及97名人员的服装、饰品等,共花费几万元,都是由社会捐赠和赞助的。
由于中和镇老年大学办得很有成效,很有特色,他们的身影不止一次地在双流、四川、成都电视台亮相,2001年中央电视台曾两次来中和镇老年大学采访,并在10频道和“夕阳红”栏目播放,致使中和镇老年大学屡受表彰,遐迩闻名。
中和镇老年大学虽然在办学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总结和探索出了一套成熟的办学经验,但他们并不满足。他们表示要在新的世纪全面贯彻十六大精神,按照“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胡锦涛同志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搞好思想道德教育,提高教学质量,进一步创建规范化示范校,为建成终身教育的学习型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成都市老年大学 阮晋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