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学习网 上海老年人学习网
今天是2025年09月11日,上海:
首页 > 老年教育通讯 > 信息详细
系统原理在老年教育管理中的应用
2011年12月05日 来源:张运辅 浏览次数:249

        老年教育管理是管理者依照一定的原则、程序和方法,对老年教育内外诸因素进行组织、

指挥、协调、控制以达到预定目标的过程。经验表明,如果管理者自觉运用系统论的原理来

指导老年教育管理,就能使自己站在更高的层次,以新的视角去认识和把握老年教育工作的

运作规律,从而实现管理活动的系统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系统原理认为,客观事物都是作为系统而存在的,它们都是由一定数量的基本要素,按一定的方式有机地组织起来,达成某一目标的统一体。老年教育也是一个系统,它是整个老龄工作中的一个子系统,它的下面还有诸如老年教育管理、教学教研等若干更小的系统,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工程。它的管理机构一般由决策、执行、监督、反馈几个部分构成,其任务是合理使用人力、物力和财力等方面的资源,科学安排以教学为中心的各项工作,努力提高学员的身心素质,为社会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作出贡献。那么,怎样运用系统原理来抓好老年教育管理呢?从老年教育的办学实践来看,笔者认为,抓好以下五“性”至关紧要。
一、目的性
目的性是系统的一个重要属性。任何系统都有明确的目的。老年教育管理作为党和国家工作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总是在一定目标的指导下进行自己的工作。这个目标主要是指老年教育在计划时间内的设想和达到的主要目标(包括办学方向、培养目标、教学质量、教育科研、办学条件等)。这个目标是管理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贯穿于管理活动的全过程,即一切活动过程都是实现一定目标的过程,过程在目标的指导和支配下运作,目标在过程终结时实现。由此可知,目标在一切活动中居核心位置,是活动的前提和第一要素。要使一定时期的老年教育取得最佳效果,就应首先确立明确的目标,并在工作的全过程中紧扣这一目标,锲而不舍、孜孜以求,直至达到预定的“彼岸”。
为了更好地发挥目标在老年教育管理系统中的“定向”、“导航”作用,必须注意以下几点。①目标的方向性。即所确立的目标应符合党和国家有关老年教育的指示精神,符合社会主义的办学原则,符合“增长知识,丰富生活,陶冶情操,促进健康,服务社会”的老年教育办学宗旨。②目标的价值性。即所确立的目标能体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符合老年学员的学习需求,能产生良好的效率和效益。③目标的挑战性。即所确立的目标须经一定的努力方可达到。④目标的可行性。即通过努力能达到预定的目标。在老年教育目标管理中,应注意这四者的有机统一。如此,就能发挥目标的激励、导向作用和整个管理系统的整体功能。
二、整体性
系统论有一条重要原则:系统的整体功能绝非各组成部分功能的简单相加,而是“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系统的这种整体性可用以下公式表示:
Ε(整)=ΣΕ(分)+Ε(联)
式中的Ε(整)表示系统的整体功能;ΣΕ(分)表示各组成部分功能之和;Ε(联)表示各组成部分相互联系所产生的功能。系统的整体功能是各部分功能之和,再加上各部分相互联系所产生的功能。系统的整体性要求我们在观察和处理问题时,一定要着眼于整体,追求整体的最佳效益,并以此作为我们认识和解决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按照系统整体性的观点来抓老年教育管理,就应把工作重点放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处理好老年教育与党和国家其他工作的关系。老年教育是党和国家整体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必须服从并服务于国家发展、稳定的大局,为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应有的贡献。据此,它必须处理好四个方面的关系,即老年教育同时代发展的关系、同经济的关系、同政治的关系、同文化的关系。全国老年大学协会张文范会长指出:“老年教育必须适应时代,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经济发展,适应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适应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只有这样着眼于全局、服从并服务于全局,老年教育才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次之,处理好老年教育系统内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老年教育是一种“以人为本,不分年龄,人人共享”的全纳教育,具有多学科、多层次、多学制、全方位的特点。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按照“加强领导,科学管理,分工负责,团结协作”的原则,对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以达到挖掘潜力与提高效益之目的。在这方面,要特别注意处理好以下一些要素之间的关系:①教与学的关系。充分发挥学员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努力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②统一要求与因人施教、因材施教、因需施教的关系。使所有学员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都得到提高与发展。③中心工作与其他工作的关系。既要狠抓教学这个中心,同时也应兼顾其他方面的工作,使整个老年教育协调发展。④校内与校外、课内与课外的关系。建立和完善老年教育网络,把老年教育办得充满生机与活力。⑤管理中的严谨有序与宽松和谐的关系。为全体工作人员和广大学员营造良好的工作和学习环境。这样正确处理老年教育系统内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就能使各要素间协调一致,真正形成“合力”,进而发挥出“1+1>2的整体效应。
三、层次性
任何系统都是由各个要素按一定的结构层次所构成。系统内各要素之间,各要素与整体之间,以及整体与环境之间都存在着有机的联系,同时又显现出鲜明的层次性。老年教育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也必须具有鲜明的层次结构。如何按系统层次性的特点来抓老年教育?
首先,根据老年教育的特点,注意工作内容的系列化。巴甫洛夫曾说,系统性是高级神经活动的一种属性。在管理工作中,应注意对一定时期的工作进行认真梳理,分清主次和缓急。一般的作法是:把一定时期老年教育目标逐层分解为长期、中期、和近期目标,并按“近期——中期——长期”的顺序部署工作,本阶段的工作目标实现了,再奋力奔向另一个新的目标。这样,就可由近及远、由浅入深、步步推进、层层加固,真正把工作任务落在实处。
次之,安排工作时,应注意工作的延续性和递进性。学校育人是个渐进过程,这就要求安排工作时一定要瞻前顾后,逐层推进。前期的工作应为后期的工作奠定基础,后期的工作应是前期工作的延续和发展;好的作法和经验应继续坚持和推广,尚未完成的工作应继续完成。但另一方面,又要防止因考虑工作的延续性而墨守成规。每个时期的工作,都应注意与时俱进,坚持有所发现、有所创新、有所前进,力争年年有新的高度,新的突破。
第三,部署和指导教学工作时,应帮助教师精心安排教学进程。朱熹云:“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也。”又说:“君子教人有序,先传以近者,小者;后传以远者,大者。”(《读书之要》)在抓教学管理时,要帮助教师按所教学科知识和技能的逻辑顺序,精心组织教学进程。努力做到循序渐进,拾级而上,及时指导学员将所学知识和技能系列化,科学化,从而加深对所学知识、技能的领会与掌握。
四、动态性
辩证唯物主义的原理表明,客观事物无时无刻不处于运动变化之中,运动是绝对的,而静止则是相对的,作为社会上层建筑之一,老年教育也必然是动态的,发展变化的。这是因为:①老年教育受社会的经济基础所制约,所决定,而经济基础是不断发展的;老年教育只有随着经济基础的发展而不断发展,才能有自己生存与发展的广阔空间,也才能使自己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应有的贡献。②社会在发展,科技在进步。老年教育工作者必须不断更新观念,吸取新的知识和经验,使自己的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发展保持同步。③老年教育管理工作者的认识能力和工作能力的发展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要在工作中不断探索、不断积累、不断提高。那种停滞的,无所作为的想法和做法,是无法适应飞跃发展的形势对自己的要求的。
用动态的系统观来指导老年教育管理工作,就要求我们积极进取,不断地自我扬弃、自我革新、自我突破,不断开拓工作的新局面。张文范会长在《试论我国老年教育的实践与认识》一文中指出:“老年教育是与时俱进的教育”。他要求“老年教育的专业设置、课程设计、教学内容在创新中有所变化,进行必要的调整”,“老年大学不仅担负着扫除科盲,普及科学文化知识的任务,也应当建成‘知识创新的基地’,成为‘培养创新人才的基地’。”据此,全体管理工作人员应不断革新观念,在办学的指导思想、办学形式、教学内容与方法,老年学校管理体制等方面,不断进行新的探索,不断提出新的要求。惟其如此,才能取得工作的主动权,促进老年教育健康有序地向前发展。应当懂得:管理工作的生命在于发展、在于突破、在于创新;管理艺术的体现是在不断变化中体现,管理艺术的成熟是不断成长中的成熟。宋人张载咏芭蕉诗云:“芭蕉心尽展新枝,新卷新心暗已随。愿学新心养新德,长随新叶起新知。”今天,我们对“新知”、“新德”的理解当然和古人有很多不同,但这种不断“长新知”、“起新德”的精神,仍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借鉴。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永不自满,不断创新,这应是当前我们抓老年教育管理的重要指导方针。
五、可控制
对老年教育系统运行过程中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的工作加强调控,这是管理人员的一项重要职责。老年教育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成人教育,在管理上比较宽松:入学自愿、专业自选、学习自觉、纪律自遵、离校自由。可见,管理工作中的不确定因素较多,而这些不确定因素就为管理工作带来一定难度,也容易产生管理工作中的随意性。为了使老年教育沿着正确的方向健康发展,就必须加强调控,切实做到使这些不确定因素转化为老年教育的特色和优势,而这也正是老年教育管理人员工作的一个重要着力点。老年教育管理过程中的这种可控性,也恰好为广大的管理人员施展才干提供极好的机会与舞台。
老年教育管理中的调控有两条途径。一是管理人员的调控。一般的作法是由上级主管部门或本单位领导,根据预定的工作任务及标准对老年教育工作中诸如培养目标、发展速度、学校布局、专业设置、教学质量等进行检查与评估,如发现问题,则采取相应措施,以确保老年教育系统的正常运转。二是执行人员的自我调控。这主要是指一般工作人员和学校教职工按自己的工作职责进行自我调控,发现偏差则自行纠正,以确保岗位职责的落实。管理工作中的调控方式主要有三种。①通过制度化的管理系统进行控制。如制定和落实岗位职责。奖惩条例等。②通过观念性的文化系统进行控制。如树立工作人员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老年观、价值观,用先进文化指导自己思想和行动等。③通过灵敏、准确、有力的信息反馈系统进行控制,如及时收集,传递,贮存各有关信息,以确保各项管理工作做到情况明,决断准,行动快,效果好。
 
 (作者单位:湖北潜江市江汉油田离退处第二站)
 
 
 
 





热点推送 更多>>
访问人数 :
联系电话:021-64837223
时       间:上午8:30-11:30;下午1:00-4:30(工作日)
地       址:上海市徐汇区钦州南路500号5楼
邮       编:200135
上海远程老年大学
2016 © 版权所有
沪ICP备050520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