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岁,初中未毕业,我就踏上了十年之久的插队生涯,面朝黄土背朝天,在贫瘠的淮北平原上奉献了我美好的青春,回城后又为生计忙碌了几十年。1998年退休后,即刻报名参加了首届市总工会开办的退休职工大学。按照自己的爱好,报了两个学科:书法和毛线编织。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初心。从开始学习至今已有20多载,在我贫瘠的知识土壤上开了花结了果,提高了我的文化素养,丰富充实了我晚年的独居生活。
感谢我的书法恩师,从握笔开始,学习书法理论、书法基本知识、运笔、结构、章法、布局,认真临帖,参观书法现场教学课。老师像老中医,因人而异分析指导,让我从一个门外汉逐渐成了书法爱好者,加入了市、区老年书法协会,多次参展入展,还编入书籍,还能够在假期辅导暑期放假的小朋友学习书法,寒假写春联等公益活动。在学习书法的同时,让我开始熟悉了原先读都读不懂的唐诗宋词等国学。编织也是我从小的爱好,记得极左思潮时,编织还被批评为“小资情调”。感谢我的编织老师的正规教课,从针法开始教起。这针织符号是国际通用的。后来家中变故我没能继续读下去,但我能识图懂了针法,现在可以借鉴国外的图纸加上DIY还能创作独一无二的作品。艺术是相通的,还能启发其他的手工创作。
记得当时退休职工大学做过一个民意测验:你来学习是为了啥?我当时的回答:为了圆儿时的梦!现在想来还是这个答案。十年动乱让我们耽搁了正规的学习,现在老年人的终身学习从市里、到区里再到身边的社区,是以往想也想不到的。正如今天的题目——学习,让生活更美好。我想,这就是我的生活状态,坚持终身学习,每天进步一点点。夕阳无限好,晚霞更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