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白渡桥南段(左上)由拖船移走。

拖船将外白渡桥拖往船厂维修。

外白渡桥今日上午首次离开黄浦江苏州河交界处的桥墩。 晚报记者 任国强 摄

□记者杨冬
晚报讯 离开,是为了回来。今晨,备受瞩目的外白渡桥移桥工作正式展开。据外滩项管部副总经理毛安吉透露,昨天夜里上海下过一场雨,使得今晨黄浦江苏州河口的潮位比原先预计的要高,这给承担桥体顶升作业的驳船——“上船方驳5号”进入桥洞就位带来了一定困难,比原先预计完成顶升的准点晚了25分钟,至11时25分,外白渡桥南跨桥体顶升就位。截至发稿时,桥体正在向东平移中,南、北两跨桥体已完全错开。
上午8点半,方驳5号的一只“角”已经钻进南跨的桥洞中,工作人员正在做着最后准备。8点55分,方驳5号旁侧的小型拖船“上带1号”正式发动,试图把驳船完全移入桥洞中。9点,驳船已经基本就位,方向与桥体平行。
记者在现场看到,驳船船面上的两只巨大的“井”字拖架已完全嵌入桥洞中。方驳5号根据苏州河口时刻变化的潮位,并依靠自身储存的500吨承载水,不断地调整着吃水深度,让“井”字架的8个支点,与计算好的桥身支点形成无缝对接。
9点30分,苏州河口的潮位已降至最低,河道两旁的淤泥已经清晰可见。“我们计算过,目前的季节苏州河口的潮位差度在2.7左右,即最低的潮位是0.33米,最高的潮位是3.03米。”毛安吉在移桥现场告诉记者,外白渡桥南跨桥体长约52米,质重约为600吨,待到这个质重与驳船的浮力抵消,驳船即可完全凭借涨潮时的浮力,来实施最后的顶升。
依照指挥部的计划,桥体只需顶升1.4米左右,即可完成接下来平移、转向。为做到万无一失,方驳5号内已承载了500吨水,可将桥体顶升1.7米-1.8米左右的高度。
紧接着,承载着南跨桥体的驳船将整体南移4米,再整体往东移15米,然后实行转向,并由两艘拖轮“上带1号”、“上带2号”拖出苏州河口,最后由另一艘马力更大的拖轮,拽着驳船驶往上港集团民生分公司码头进行修缮。
“整个顶升预计可以在11点30分左右就结束。”毛安吉表示,鉴于黄浦江潮水的影响,如果江面上的风力达到6级以上,潮水的摆动将有可能使桥体发生晃动,从而影响驳船的航行安全。好在今晨风力不算大,驳船的拖行不会受到太大影响。黄浦江航道的封航时间大概截止到下午1点钟左右,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到那个时候,南跨桥体已被迁移出苏州河口。
人民图片网4月6日14时讯 4月6日上午,上海外白渡桥移桥工作正式开始,从上午8时开始到12时10分许,外白渡桥南段桥面在潮水上涨的情况下,白渡桥在驳船的浮力下慢慢顶起,在原地转向,由拖船牵引苏州河开往黄浦江。至此,外白渡桥南段移桥工作一切顺利。由拖船将外白渡桥拖往船厂维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