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说明:市中心拟开设50家小型菜店。赵静早报资料
从家到最近的菜场要走上二三十分钟,这成为不少居住在静安、长宁等市中心地区居民的烦恼,今年,一种特别的袖珍菜场———小型菜店将会出现在上海市中心的部分地区,解决市民买菜难的烦恼。在答复市政协委员、市委统战部副部长金闽珠关于市区菜市场设置的提案时,有关部门表示,合理设置建设50家小型菜店已被列入今年重点工作。
麻雀虽小但五脏俱全
“住在静安寺附近的居民,买菜却要到镇宁路或延平路、武宁南路的菜场。”在静安区的静安寺街道,金闽珠听到了不少老年居民的抱怨,虽然社区附近有一些超市可以买菜,但多数居民觉得超市的菜不够新鲜,价格也比传统菜场贵。
金闽珠认为,市中心不少小区的居民以独居老人为主,他们更希望能到价廉物美的菜场买菜,但不少中心区域却菜场稀少。在提案中,金闽珠建议有关部门合理设置菜场,使一般居民点距离菜场不超过800米,对一时无法建成菜场的地区,可以适当设点或以流动车形式供应基本的荤素菜。
早报记者从静安区南京西路街道了解到,在上海市经委的支持下,一种新型的小型菜店已列入开设计划。据了解,规划中的小型菜店将设置在铜仁路上。南京西路街道负责人透露,小型菜店需要符合一定标准,除了比传统菜场更干净整洁、管理有序外,还将视菜店周边硬件条件,考虑安装空调。菜店将达到“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效果,确保主副食品的种类基本齐全,同时政府部门将确保商品的价格在合理范围内。
50家菜店建设列入计划
上海市经委在答复金闽珠委员的提案时透露,市经委将合理设置建设50家小型菜店列入今年重点工作。目前,市经委正制订工作方案,并计划在静安、卢湾等区开展菜店建设试点工作,方便部分社区居民买菜。
同时,各区经委也正在会同区规划等部门,调查本区副食品供应网点的设置变化,根据居住小区的规划建设和市民的消费需求,落实规划设置的菜市场等副食品供应网点。据了解,有关部门还将推进生鲜食品超市建设,使生鲜食品经营面积和经营比例从原来30%提高到5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