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在2023年“家校社”联盟助推参与式社区规划项目基础上,徐汇区民政局和徐家汇街道委托四叶草堂&织生社区规划发展中心2024年共同开展“家校社”联盟助推参与式社区规划深度实践项目,继续深耕家校社模式。
项目计划为徐家汇街道五大片区创建一批“家校社”参与式社区规划优秀点位,依据在地社会组织的平台深耕家校社模式,依托社区规划师专业力量、家庭教育协同力量、社区自治内生力量,培育在地力量,总结推广经验,深度践行参与式社区规划理念。
徐家汇街道辖区内有大部分老旧小区和公共空间亟待更新,逐渐难以适应居民的生活需求,在更新的过程中居民们也需要当家作主出谋划策,参与到社区更新的全过程中。在2023年的项目中,在29个社区广泛征集空间议题和点位,回收2416份问卷。
同时,徐汇区的教育资源优越,家长们关注孩子的考分的同时,也期待通过社区实践更全面地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通过参与式社区规划专业引导角度重新观察、提问,改变自己的“附近”。
在徐汇区民政局和街道的支持下,积极链接改造点位周边的中小学,逐渐撬动多所优质中小学在校学生力量,通过系列工作坊,培育学生成为“小小社区规划师”。在家长辅导员的指导下,学生们采访社区居民,将真实的居民议题转化为行动方案;同时链接辖区高校等多元力量,以独特的创意和活力带动居民共同为社区议题出谋划策。
除了学生与家庭以外,我们还发掘招募了一批社区规划当家人,持续培育关心社区事务的在地力量。包含在社区外链接多元力量,与多位专家学者交流,为街道注入外部力量,共同形成“家校社”联盟。
在2023年家校社行动中,我们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小学和虹桥路小学两所学校的学生家庭们共同开展了提案讨论、愿景绘制、成果汇报等一系列参与式规划工作坊,设计师将居民们的成果转化为专业的设计图纸,在近半年的设计施工中,一点点将大家对美好家园的愿景变成了现实。
徐虹北生活盒子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小学的学生家庭们共同讨论生活盒子空间更新议题。
乐山二三村与虹桥路小学的学生家庭们共建参与式社区规划走廊,讨论楼道公约议题。
社区点位的更新与营造也结合着“15分钟社区生活圈”建设与规划,自治理念带动着徐家汇街道各片区生活盒子的便民服务综合体的开业与完善。
社区到街区的全龄参与式营造,也为老龄化社区注入创新的力量。
2024年,我们计划继续以社区和街区更新为契机,从参与式规划的角度,结合徐家汇街道自治金项目及徐家汇街道基金会支持的“汇当家”公益创投大赛,以家校社模式开展参与式社区规划行动。更加贴近居民日常生活,涵盖议题和空间类型更丰富。因此多年龄多身份的力量更好参与进来、模式更多元。
2024年计划在五个片区各确定一个示范点,确立五所“家校社”联盟学校。继续培育在地力量,链接社区内外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