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学习网 上海老年人学习网
今天是2025年09月10日,上海:
首页 > 老年教育通讯 > 信息详细
综论“让老年人满意的教育”
2011年07月10日 来源:宝山淞南五村一居 李跃贞 浏览次数:312

【摘要】
       近年来,老年教育作为创建学习型社会,构筑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进社会主义三个文明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党、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重视和认可,老年教育事业正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现代养老早已不是建国初期那种传统、陈旧的养老观念,让老年人吃饱穿暖,养老善终的消极的物质养老。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医疗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老年人的寿命更长了,他们对晚年生活充满了信心和美好的向往。他们不仅追求高质量的物质生活,同时追求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他们迫切希望跟上时代,融入社会。因此,他们期望用精神文化层面的东西来不断完善提升自己;迫切需要有新思想、新理念、新知识、新技能来不断丰富充实自己。用老年教育来倡导精神养老、文化养老、知识养老,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这就是办好让老年人满意的教育发展方向的基础所在。
  【关键词】  老年教育  需求  特点  满意
  十七大强调: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老年教育在老龄社会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老年教育”, 顾名思义,是对老年人进行“教育”。老年教育是一项新兴事业,是一门新的学科新的课题,我们既不能照搬普教、成教、职教模式,也不能听之任之,放任自流,而是要在实践中摸索、研究、总结出切实可行的经验和规律来,把老年教育真正办成老年人满意的教育。让老年人老有所学,老有所教,老有所为,老有所乐。那么,如何才能办成让老年人满意的教育呢?
  首先,全面了解老年人学习需求
  我个人认为,只有了解老年人的不同需求,才能办好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老年教育。尤其是现在退休年龄已经不是传统男60女55的概念,越来越多年轻退休人员加入到老年人的队伍中来,退休人员的年轻化、知识化程度也越来越高,成为了现代老人、都市老人、年轻老人、知识老人。老年人的学习需求越来越多,要求也越来越高。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形式:
  一、“四大员”职业需求。
  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快节奏的工作节律、高消费的现代生活,以及四位老人、一对夫妻、一个独生子女4:2:1的家庭结构,使年青夫妻不堪重负。他们不仅无暇顾及四位老人,希望老人能生活自理,不要给他们紧张的工作和生活增添麻烦。相反,他们总想让老人能从生活上,或在经济上帮助他们,分担他们的一些家庭事务,甚至希望父母能成为自己放心的“免费保姆”,担负起带领、教育孙辈的重任。因此,老年人如何做好孙辈的启蒙老师?如何教育好孙辈?已经不是个人家庭小事,而是一个长期的社会问题,而是一个关系到培养下一代、关系到国家“接班人”的启蒙教育、基础教育的大问题。现在的老人带领孙辈,实际上要起到:生活上的“保育员”、思想上的“指导员”、学习上的“辅导员”和娱乐上的“教练员”的作用。老人要能担当起孙辈的“四大员”职责,就应该具备“四大员”的素质能力。因此,“逼迫”老人要去提前学习一些相关知识技能。
  2、社会角色需求。
  老年人退休后,离开了单位和组织,成为一个完全的社会人,他的社会责任、社会作用就会更加凸显出来。我们离退休老同志有丰富的社会阅历、长期的工作经验、成熟的业务能力和优良的革命传统,这就是平时我们经常说的“老年人是宝贵财富”。现在全国各地都有“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和“老龄委办公室”,经常组织开展 “大手牵小手”、“革命传统教育”和“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教育”等活动。这些“关心下一代”的工作,基本上都有我们老同志在积极参与,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社会作用。老年人要承担这些社会责任,发挥好自己“长者风范”的社会作用,就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激发他们主动学习一点相关的知识技能。
   3、老年人自我需求。
  人各有所爱,限于种种原因,一些老年人年轻时未能如愿,一直成为心中念念不忘、耿耿于怀的憾事。一旦退休后,空闲时间多了,后顾之忧少了,因此,很想学点在职时、年轻时想学而没有条件、没有机会学的学科门类,圆儿时的梦想;很想使自己的爱好特长进一步提高,丰富充实晚年的精神文化生活;很想学点电脑网络、数码技术之类科学时尚的东西,使自己不落伍、不俗套;很想缩小与儿孙们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和知识水平上的差距,多些共同语言;很想了解、熟悉、掌握、运用一些保健养生、科学生活和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知识技能,充实丰富自己的精神文化生活。  
  其次,老年教育要适应老年特点。
  老年教育决不能简单地理解为纯粹的文化娱乐、休闲活动;老年教育发展方向也不是静止的、固定的,它必然要随着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和需求的变化而变化;要根据党和国家对老年人的希望,以及家庭和社会需要老年人承担的责任和发挥的作用的变化而变化。我们认为,必须要适应老年人的特点,符合老年人的需求。
  一是教学内容和形式要适应老年人特点。
  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生理、心理变化很大,且年老体衰,耳聋眼花,记忆减退等,逐渐成为弱势群体。我们的老年教育,就应该充分考虑到这些特殊因素,教学内容和形式要通俗易懂、深入浅出;教师上课节奏要慢,要有热心、耐心和细心;板书字要大、要清晰;学习时间不要太长、太紧张,要消除不必要的压力;有可能的话,尽可能把老年学校办到老年人所在的社区,让他们就近学习,免除老人们往返奔波之苦等。另外还可以根据老年学员的实际需求和兴趣爱好,不断拓展文化知识、保健常识、娱乐活动等教学内容,突出老年教育的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最大限度地满足老年人学习知识、开阔眼界、丰富精神生活的需求。
  二是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要适应老年人特点。
  老年教育要坚持“增长知识、丰富生活、陶冶情操、促进健康、服务社会”的办学宗旨,可以开设时事政治、英语、老年保健、老年体育、书画、盆景、音乐等专业课程。同时,注重发挥老年社团的组织网络优势,定期开展老年体育比赛、老年书画展、歌咏比赛等活动,以活动促进教学,激发老年学员的学习热情,促进老年教育由课堂教学向课外教学、社会教学的延伸,不断增强老年教育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人类社会已进入信息化时代。高科技、多媒体传播技术和信息网络化的迅猛发展,大大缩短了传播知识的时空界限,使传播方式多样化。这必将深刻影响到老年教育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手段,教学手段的创新势在必行,有些课程将突破以课堂教学为主的模式,非学校形式、非课堂集中上课的方式将有所发展。今后一段时间内,远程教育手段、多媒体传播手段将与传统教学手段相辅相成,老年教育手段将呈多元化和新颖化发展趋势。

三是老年教育与发挥余热紧密结合。
  定期组织老年大学的老年学院开展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为老年人展示自我、体现自身价值搭建舞台,引导老同志走出课堂走入社会、服务社会,以不同的方式,发挥自已的作用,奉献自已的余热。 
  简言之,老年教育就是落实政府关于老年人享有教育权利和实施国家关于“终身教育”的目标,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实现老年人自我完善、自我提升、自我超越的目的,不断提高老年人整体素质,以适应社会发展、时代进步的教育,这是老年教育的主要内涵。
  老年人并非无足轻重,他们是构建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老年教育并非短期行为,它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不容忽视的,也是不可替代的。中国已经快速进入老龄化社会,建设学习型社会也是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中国老年教育面临大发展的极好时机,办好让老年人满意的教育正当时候了!
  

热点推送 更多>>

2019年长宁区老年大学学习团队培训会成功召开


访问人数 :
联系电话:021-64837223
时       间:上午8:30-11:30;下午1:00-4:30(工作日)
地       址:上海市徐汇区钦州南路500号5楼
邮       编:200135
上海远程老年大学
2016 © 版权所有
沪ICP备050520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