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标识太简单
站在人民大道、西藏中路路口,正对面的高盛商厦近在咫尺。记者根据醒目的“人民大道过街地道”指示牌找到一左一右两个入口。它们分别通往哪里?由于看不到标识牌,记者选择从较为宽敞的入口进入,走下台阶才知道,两个入口相连通,正前方的柱子上标出不同方向的箭头,并分别标明“二号出入口”、“三号出入口”、“城市规划馆”等,至于各出入口通往哪里,则无从知晓。
“哪个出口能到达高盛商厦?”两名保安给出不同答案,记者选择从“二号出入口”上去,自动扶梯到达地面后,才发现此出口通往城市规划馆,距高盛商厦却更远。一番寻找,记者由西向东过马路穿过西藏中路走到来福士广场门口,再由北向南穿过福州路走到高盛商厦。
附近一家食品商店营业员介绍了一条捷径:走“人民大道过街地道”北侧的“广东路人行地道”过马路,那条地道只有一个方向,上来走几十米就能到达目的地。
新设置不久的8号线标识也让记者上了回当。记者寻找8号线换乘点,按照箭头指示,从三号出入口竟上行至地面,到了人民公园门口。一问才知道走错了,返回地下通道,再仔细看箭头指向,原来指的是出入口旁边的另一条地下通道,穿过长长的通道才能到达乘车点。不少乘客都和记者犯了同样的错误。杭州游客周先生说:“新开通的8号线标识更应写得明确些,此外,建议在通道入口处附一张8号线沿线站点图,避免乘客走冤枉路。”
车站箭头指反了
“武胜路公交枢纽站在哪儿?”采访中,游客张先生站在人行通道出口处询问记者。约好要到那里等人的他,根据地下通道标识牌的指点来到这里,本以为出来就是车站,没想到还有一段路。记者带张先生穿过广场绿化带来到延安高架下的武胜路公交枢纽站,步行时间约5分钟。他感谢道:“要是我自己找路,很可能会兜个大圈子。”
在广东路人行地道里,公交线路标识牌指示的方向竟与站点实际方向相反。根据箭头指示,出地道向南走,有930、537、518等6条公交线路。记者沿西藏中路由北向南边走边找,一直走过延安东路天桥、穿过浙江中路,数百米内唯一的公交车站并没有标识牌上的车辆。所幸交警提醒,记者按原路返回、在地道北面找到930路站点,多走近千米冤枉路,却始终没找到518路等其他车站。武胜路居民周敏告诉记者,人民广场一带公交车站设置曾有过多次变动,在人行通道里标明公交线路的做法很人性化,但街面标识也要与地道标志相呼应,此外还要及时进行更新,莫误导行人造成麻烦。
让“第三空间”更人性化
采访中,不少市民告诉记者,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市中心区域都充分利用“第三空间”,采用地下通道或者天桥,以此连接办公楼、酒店及地铁等,缓解交通压力的同时,增加空间利用率。
导游张墨介绍,香港中环地区地下通道为敞开式、互相连通且标识清晰。从香港会展中心到华润大厦,走人行天桥大概需要10分钟,天桥上有多个出口,方便行人搭乘地铁或转去另一栋大厦,初来乍到的游客也不容易迷路。经常到国外出差的市民周云说,美国曼哈顿、英国金融城、日本新宿等地下通道的设施都很人性化,标识设置清晰、地面采用防滑地砖,并配备行李传送带、盲道等设施。尤其是在东京新宿地区的人行地道里,指示牌密密麻麻多如蛛网,详细列出商务楼、商场、公交线路的方位,“虽然看起来很复杂,但游客一般都能在指示牌上找到500米内的目的地,只要仔细看,就不会走冤枉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