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11日至12日, 2018老年教育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在沪举行。举办此次学术交流活动,是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中关于加强国际交流合作的有关要求,进一步提升我国老年教育理论研究与国际对接合作水平,聚焦中、法、英等国老年教育模式,开展发展研究和特色交流。活动由中国老年大学协会国际联络部和上海老年教育研究院主办,上海老年大学承办。
齐聚上海,交流各国老年教育发展模式
中国老年大学协会会长张晓林、中共上海市委原副书记罗世谦等出席本次交流活动。中共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党委书记虞丽娟出席并参加了中国老年大学协会国际老年教育研究中心的揭牌仪式。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主任陆靖在开幕式上致辞。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城乡社会教育处处长刘英,中国老年大学协会副会长林元和、孔玉芳,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倪闽景,上海老年教育协会会长俞恭庆,中国老年大学协会国际联络部主任王友农等相关领导嘉宾,以及来自全国各省市老年教育机构的代表与学者近两百人出席了这次学术交流活动。国际老年大学协会(AIUTA)主席佛朗索瓦?维拉斯、国际老年大学协会秘书长玛利亚?切斯特等来自法国、英国、葡萄牙、意大利、美国等国的十余位老年教育专家应邀专程来华出席,受到热烈欢迎。
上海老年大学校长、上海老年教育研究院院长李宣海主持开幕式。
国际老年大学协会第一副主席、中国老年大学协会副会长林元和宣布,经中国老年大学协会四届七次常务理事会研究决定,设立中国老年大学协会国际老年教育研究中心,落址在上海老年大学。这为上海开展老年教育研究的国际交流,增添了一个重要的平台。
在主旨演讲阶段,四位中外专家分别介绍了法国、中国、英国的老年教育模式和中国模式下的上海老年教育样本;在论坛交流阶段,来自湖北、天津、浙江、贵州的代表分别介绍了各地开展老年教育的经验与特色,并进行了由陆剑杰和叶忠海教授分别主持的中外学者互动交流。中外代表们还参观考察了上海老年大学和徐汇区老年大学。
经过交流与讨论,本次活动通过了“老年教育上海共识”,强调增进民生福祉已成为全球社会发展的主流趋势。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教、老有所乐,是未来社会可以达到的美好目标。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城乡社会教育处处长刘英对本次国际学术交流活动表示祝贺并给予高度评价。她还以中国政府部门一线管理者的身份,从提高认识、扩大供给、教育创新和加强研究四个方面,对如何进一步推动我国老年教育工作的发展发表了重要意见。
在当天的交流活动中,还举行了聘任仪式。中国老年大学协会会长张晓林代表新成立的国际老年教育研究中心向外国专家颁发聘书。聘请国际老年大学协会(AIUTA)主席、法国图卢兹第三年龄大学校长弗朗索瓦?维拉斯为高级顾问;聘请国际老年大学协会(AIUTA)秘书长、英国第三年龄基金会干事玛利亚?切斯特女士,国际老年大学协会(AIUTA)科学委员会主任兼司库、法国兰斯第三年龄大学校长帕特热克?德默伊先生,国际老年大学协会(AIUTA)副秘书长、葡萄牙亚速尔群岛老年大学校长卡洛斯?桑托斯先生和国际老年大学协会(AIUTA)教育委员会主任、意大利费拉拉大学老年大学校长礼佛?泽尔比尼先生4人为客座研究员。
在欢快的气氛中,上海老年大学向国际老年大学协会主席维拉斯赠送了由本校老年学员集体创作的《看上海爱上海画上海》长轴书画作品。此举生动诠释了本次学术交流活动的主题,赢得全场热烈的掌声。
“参与 实现 共享”
成为老年教育发展的国际课题
在聚焦世界老年教育三个主要模式框架下,本次国际学术交流活动的主题为“参与 实现 共享:从老年大学到老年学习者”。它揭示了老年教育两个主题之间的关系,揭示了老年教育的终极目标,也提出了老年教育的发展方向,即通过各类老年大学的努力,要面向更多的老年学习者,鼓励参与,实现自我,共享成果。
中国老年大学协会会长张晓林认为,老年教育应当重视国际交流合作,这既是贯彻落实《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有关要求、推进我国老年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需要,也是顺应当前我国“一带一路”的发展需要。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城乡社会教育处处长刘英表示,加强老年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证性研究,以及加强国际间的合作研究,搭建对外交流平台,非常重要。教育部大力支持这项工作。
国际老年大学协会与中国老年大学协会有着密切的合作,维拉斯主席和他的同事多次来华进行学术交流,中国的专家学者也多次参与国际老年大学协会所组织的国际交流活动。这些交流活动很好地满足了各方的需求。对此,维拉斯主席评价说:“国际老年大学协会同中国老年大学协会之间的合作可以成为促进全世界老年大学发展的合作典范”。
(上海老年大学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