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副书记、市长、市文明委第一副主任韩正出席会议,市委副书记、市文明委常务副主任殷一璀主持会议。市领导范德官、王仲伟、胡炜、杨定华、宋仪侨和上海警备区副政委张龙等出席会议。
习近平指出,要更加重视社会主义和谐价值体系建设,推动全社会形成价值共识。要在传播中让群众知晓,在教育中让群众领会,在参与中让群众体悟,在实践中形成价值共识,使理论转化为思路,转化为信念,转化为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要更加重视顽症陋习的整治,制定具体的、可操作的配套措施,使广大群众自觉摒弃有碍观瞻、有损形象、有悖科学、有害健康的陋习。
习近平指出,要更加重视重点人群的精神文明建设,推动不同社会群体共建共担社会道德。当前,重点要抓住三类人群:一是党员干部。“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各级领导干部作为负有重要职责的公民,要保持攻坚克难、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切实增强忧患意识、公仆意识、节俭意识,在社会生活中严格自律,为人讲道德,做事知荣辱,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树立形象、做出榜样。二是未成年人,他们是国家民族的未来。对他们要讲究日积月累,水滴石穿,要进一步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网络,避免不良社会环境他们产生消极影响。三是来沪从业人员。要不断丰富来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真正使他们来者有其尊、劳者有其得、工者有其居、优者有其荣,引导他们与当地居民感情融洽、生活融合、思想融通,共建和谐家园,共促上海发展。
习近平指出,要更加重视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推动群众在共建中实现共享。群众的文化需求是民生问题,是不断提高的民生需求。加强文化建设不仅是能力问题,更是一个态度问题。满足群众的文化需要,必须立足基层、面向群众、抓好基本、夯实基础,充分发动并紧紧依靠群众。要更加重视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推动精神文明建设惠及广大农村地区。要通过加强党对社会组织的领导,进一步发挥社会力量在提供社会服务、反映公众诉求、促进社会公平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不断增强精神文明建设的辐射力和影响力。
会议研究和部署了全市精神文明工作,还审议通过了市文明城区、市2005-2006年度文明行业、市规范服务达标行业、新增规范服务达标"窗口"单位、2005-2006年度市文明小区、文明村、文明单位、精神文明十佳好人好事等表彰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