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学习网 上海老年人学习网
今天是2025年11月16日,上海:
首页 > 信息中心 > 信息详细
百岁老人独居深山自食其力27年(图)
2007年10月30日 来源: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30日01:45 大洋网-广州日报 浏览次数:33

老人自己生火做饭

张东来老人每天自己提水做饭


 

  现年103岁的河源市东源县曾田镇玉湖村村民张东来,昨日与当地村民欢快地度过了自己出山以来的第一个生日。此前,张东来老伯在远离当地村庄8公里远的一座叫西坑上格的大山深处,过着自己无忧无虑的“世外桃源”生活。

  张东来老伯昨日告诉记者,如果不是今春那头野牛闯进和挖毁他的“山寨”民房,他现在依然会在深山继续打造自己的家园。

  下山后与村里人和睦相处

  记者在采访中注意到,张老伯虽然一年有9个月光着上身,但他却穿着长裤和解放鞋,并用长袜将裤腿包得严严实实,这可能与当年为方便行走山路和他9年的军旅生涯养成的打绑腿习惯有关。

  张老伯说,如今他每天吃2顿粥,基本以素食为主,以前在山上还可种菜,如今下山后没有种稻种菜了,目前除了当地民政部门每月给予100元生活补助和村民接济外,为帮补自己经济开支,偶尔也会出门捡拾废品来维持生活。

  张老伯说,自己虽年逾百岁,但一年四季几乎没有生过病,今春下山后,他仍保持每天饭后散步的习惯,平时会经常到邻居家串串门,聊聊家常。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由于张老伯生活非常节俭,村民们帮他搭建的简易石棉瓦房至今依然没有电灯照明,张老伯每晚要与煤油灯相伴,邻居曾给他免费拉电线,但还是被他婉言谢绝了。

  张老伯住房旁边临时搭起的厨房也很简陋,四处透风,而过惯深山隐居生活的张老伯,仍然乐观开朗,每天给村民或小孩讲故事。昨日是他的“生日”,村民们赶来准备花钱为他祝寿,张老伯却对村民说,不要浪费钱财,“我讲故事给你们听,我的‘生日’就与大家同乐吧!”

  一年有9个月打赤膊

  50多年前的10月29日,张东来老伯在战乱中从外地逃难到河源市东源县曾田镇,因此这一天被当地村民默认为张老伯的“生日”。昨日,在飕飕的冷风中,满头银发的张东来老伯竟赤膊着上身,坐在当地村民今春用石棉瓦为他搭起的简易民房前,与村民们一起闲聊。张老伯告诉记者,一年中他有9个月打赤膊不穿衣服,而当他说出自己今年已103岁高龄时,更是让记者大吃一惊。

  张老伯非常健谈,口语中夹杂着广西口音和白话,虽然当地村民难听懂,但条理非常清晰。

  张东来老伯告诉记者,他的老家在肇庆郁南,原名叫胡东来。年轻时加入

国民党军队开赴湖南长沙与侵华日军作战,后来在海陆丰一带作战,不幸与部队失散,在战场上被日军俘虏,随后被日军囚禁。

  有一天,张东来趁着夜色,一人偷偷逃脱牢笼,沿着东江河边逃进大山准备寻找部队,谁知一路上流浪到地处河源石古大王山脉深处的东源县曾田镇玉湖村。由于连夜跋山涉水,在路途中不幸昏倒,后幸得当地村民相救才捡回一条命,获救的那一天正是10月29日。

  曾经历两次失败婚姻

  后来,张东来老伯干脆在玉湖村定居下来,并改名叫张东来与当地村民同姓,在山中帮当地村民看山田赶野猪为生。建国后,他大部分时间都是住在山上为生产队驱赶野猪、看守梯田里的庄稼。

  在玉湖村,张东来有过两次婚姻,但都失败了。第一次是40多岁时,他下山被当地一个纯女户招为上门女婿,但由于失去了生育能力而被女方抛弃。

  老人60多岁时,与山下一位40多岁、带了一个小孩的寡妇共同生活,但由于家中穷,养不起她们母子,最后只好分手让她们走了。从此,老人孑然一身生活,走进深山隐居生活数十年。

  深山独居自食其力

  村民张招娣大娘告诉记者,1980年,当时已近八旬的张老伯决定再次进山定居,当时村民都为他担心。

  来到山里后,张东来居住在过去玉湖生产队(现为行政村)搭建的茅草棚里,用锄头在石头缝里开垦耕地,过的几乎是刀耕火种的日子,硬是在山上开出了数十块补丁样的水田,面积大的七八平方米,小的尚不足1平方米。

  他还种下了上百株针叶杉树苗和数十棵果树苗,并动手建起了两间低矮的泥砖小瓦屋安身,在房前屋后挖了2口小小的鱼塘,除养些小鱼外,主要是用于蓄水灌溉。山里常有野兽出没,张老伯用竹木在四周架设了栅栏防野兽。

  20多年来,张老伯的“山寨”成了其安居的乐园,“山寨”养有小狗、花猫、蜜蜂和小鸡,这些家畜家禽终日陪伴着张老伯,过着自食其力、无忧无虑的日子。

  “山寨”被野牛撞倒

  “可惜啊,我几十年在深山隐居的生活现在该结束了”,张老伯叹了一口气说,如果不是今春一头野牛闯进他的“山寨”和挖崩了他的住房,他现在还可以无忧无虑地生活在深山中。

  张老伯说,当时野牛闯进“山寨”时,他正好上山捡拾柴火去了,回来后才发现“家”瞬间没了。

  当地村民获悉张老伯的“山寨”民房倒塌后,便劝他下山,称山上野兽经常出没非常危险,加上老伯年事已高,由村民照料也好有个照应,张老伯听从了好心村民的劝告,于今春正式下山,结束了长达27年的深山隐居生活。

  记者曾焕阳 叶仕欣 通讯员缪远东 文/图

热点推送 更多>>

剪纸作为汉族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一直被广泛传承。


近日,学校陆续传来佳音,《工笔画介绍》《透过堂号看家风》《中国古桥介绍》《木贴画作品教学》等四门课程被上海电视台“金色学堂”频道录用,先后在16频道播出。《寻味仓城——品米糕 寻漕运》《松江布与二十四节气》两门课程在2021年上海社区教育优秀微课评选中分别荣获一、二等奖。


为进一步深化社区教育区域联动,加强社区学校之间交流互动,4月3日周四上午9:00,在斜土社区学校4楼教室,斜土社区学校、龙华社区学校组织全体专职教师开展校际交流学习活动。


每周四清洁家园。

为了进一步提高社区青少年对新型毒品的认识及预防意识。8月15日,田林十一村居民区邀请街道禁毒办的杨警官在田林十一村活动室开展禁毒知识宣传会,社区青少年二十几人参与。

时间飞逝,为期四周的漫步天平悦行走活动就告一段落了,参加活动的每一位同学都收获满满,

大伏天,夏日炎炎,桃源村睦邻点气氛热烈。

为丰富辖区青少年的暑期生活,拉近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关系,7月27日,莱顿社区联合社区学校在同舟职校开展了“手把手做西点”亲子烘焙活动。


为了通过形式新颖、寓教于乐、趣味性强的活动来开展青少年科普教育工作,7月26日上午,莱顿学习点开展了“世界多奇妙”科普电影活动。


6月18日下午,由九亭镇老年协会主办,九亭镇成人学校、九亭镇文体所共同协办的九亭镇社区教育十年展演在镇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举行。

      6月15日下午,由九亭镇老年协会主办,九亭镇成人学校、九亭镇文体所共同协办的九亭镇第三届老年舞蹈展演在镇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热烈举行。

6月15日,伴随着夏季的微热,一月一度的为民服务日在莱顿拉开了序幕。早上8点,小区志愿者们如约来到了活动地点,早早的为即将开始的志愿者活动做起了充分准备。


访问人数 :
联系电话:021-64837223
时       间:上午8:30-11:30;下午1:00-4:30(工作日)
地       址:上海市徐汇区钦州南路500号5楼
邮       编:200135
上海远程老年大学
2016 © 版权所有
沪ICP备050520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