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联谊会虞琪儿教导员在大场成人中等学校2015年学习点工作总结会上的发言)
我们快乐大场联谊会学习场地从早期的社会网吧,到今天在大场成校有固定的活动场所,成为一支有一定影响力的学习团队,期间有成就也有挫折,但无论何时我们都不言放弃,不言气馁,不断学习,努力奉献,在马路,在公园,或其它在公共场所,始终坚持终身学习的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大场成人中等学校社区教育办公室的沈纯纲主任,在我们活动场所遇到困难时,为我们提供了学习平台,并且引入学校,随后又得到了学校各位领导的关怀和认可,把我们引上了正规,冠名:大场成中快乐联谊会。
回顾我们在学校的二年多时间里,分两个阶段开展活动:第一阶段,我们针对学校提供的稳定环境,制定了“转型和修整”的方针;第二阶段,针对“对接社区,服务社区,引领社区”的要求,我们确立了“走进社区、共享乐学”的理念。
第一阶段,刚刚引进学校,把一个教室打造成一所“草根社区学校”。针对学校提供的活动设施,逐步开展和增加各个课程的学习交流活动。为了适应环境,我们在坚持以计算机技能交流活动为主体的同时,提出了转型发展的新思路,新增加和恢复了计算机以外的活动项目,改变了单一的计算机学习体系,成为一个多元化,多课程的学习团队,使更多的人分享学习的快乐。先后开办了摄影支会,科普广告制作,挂历基础知识,微电影交流以及葫芦丝队,并且试办了剪纸工艺等六个班,在此基础上至今已经开办了科普PPS,钢琴电子琴等十个学习交流活动班。在课程的选择和安排上,依照讲究办班的实用性,科学性,持续性,兴趣性以及展示性的原则,随时取舍,调整课程,如:科普广告制作,智能手机入门,挂历制作基础,科普PPS等。充分利用有限的课堂资源,办好受居民欢迎的课程。
第二阶段,经过一年的努力,师资相对稳定,教学环境优化,班级管理也趋向正常,建立了教学培训和行政管理两套班子。随后开展了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为所用的措施,制定了铸造“一班一品”计划,办出每个班的特色和品牌,科普pps班在参加虹口科普pps的竞赛中,一举拿到了八块奖牌;摄影支会连续五年取得了优秀支会称号;葫芦丝旗袍队在慰问敬老院的演出中,频频得到赞赏;智能手机入门班成为“一座难求”最受欢迎的课程。
为了做好定位社区,服务社区和引领社区工作,我们建立服务社区组,分别组建了乐学文艺小分队,剪纸小分队,智能手机小分队,广播操(广场舞)小分队和摄影小分队等,以短,平,快的方式(微课堂),不设门槛。不求场地,不收费用,传授知识,技能和兴趣。先后走进东方红村学习点,一村四居学习点,二村一居学习点,二村七居学习点和祁连三村二居学习点,与所在居民共同 学习、分享技能。剪纸,智能手机,广播操(广场舞)和摄影小分队下社区引领居民参与终身学习活动,受到热烈欢迎。还到长乐敬老院演出,计划定点,定时和养老院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支持和扶植养老院开展学习活动,共建乐学园地,为社区养老事业作出贡献。
我们团队虽然获得过宝山区先进学习型团队和上海市先进学习型团队称号,同时获得宝山区民间社团自主发展基地的证书,但是在延伸终身学习理念,引领社区居民参与终身学习,提高全民素质的工作中,我们小分队还在不断摸索,不断学习,不断总结,如何让群众带动群众,让一小部分人带动一大部分人,形成滚雪球效应,共同搞好学习型社区建设的经验,充分调动学校志愿者的正能量,发挥人才资源的作用,传播知识和终身学习的理念,配合学校,走进社区,共享乐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