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作为国际大都市的上海,在国内已率先成为一个老龄化城市,上海老人的形象,代表了上海的形象,这是上海老人以此为豪的。我想,作为一个上海老人一定要跟随时代脉搏一起跳动,要求得发展,要发展就得学习,终身教育的理念已被广大老年人所接受,许多老年人乐意上老年大学学习,老年大学造就了紧跟时代步伐,自尊、自立、自强,有作为的新一代老年群体,我就是其中的一位收益者。
四年前,我参加了静安区老年大学的丝网花工艺班后,我的退休生活一下子变得充实而忙碌起来。我看到老师制作的色彩鲜艳,姿态各异,栩栩如生的各种丝网花,犹如沉浸在百花丛中,闻到了花草香味。制花的魅力吸引着我,启迪了我的灵感,冲击着我的制花动力,一下子忘了自己都快七十了,于是我全身心投入到制花实践中去。在老师教授下,短短几个月时间,我就能自行创作作品了,我仿佛又回到了青年时代,善于去捕捉身边的美,去欣赏美,去创造美。
我的作品受到大家的青睐,03年小区居委会为我举办了个人作品展,还聘请我当社区老师,先后成功开办了4期丝网花制作班,及暑期少年劳技班,还担任了上海知识女性社区咨询服务队成员。04·05年先后被评为“闸北区社区好教师”“先进个人”,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一次带领学员共同创造作品,参加“创建学习型社区国际论坛”,因为参展作品有一定国际影响,所以,大家特别重视,,从创意灵感上就集思广益,创作上更不怕辛苦,有的学员不顾自己年老眼花,细微之处改了又改;有的学员一次次采购材料,累得腰酸背痛,最后终于完成了充满田野风味的《荷塘嬉水》,我们这些从未学过专业设计的普通上海老人,也能通过自己的作品捕捉大自然的美景:“清澈的池塘上,漂浮着嫩绿的水草,绿叶上镶嵌着粉红的荷花,正含苞欲放,池水中有曲项向天歌的白鹅,有互相追逐的小金鱼,池边远处有一座假山,山上有儿童在嬉戏,池水上空有飞舞彩蝶及蜻蜓。“我们把原本触目可见,举手可及的件件物品紧密罗列起来,用丝网花工艺制作成一幅立体美景,真是一幅动静结合的田园美景,让人陶醉。
我的创作欲望进入佳境,作品越来越多,一发而不可收,闸北区彭浦镇特色文化节上展览了我的作品。那幅《童趣》作品就是我用丝网花做的,以紫藤花,郁金香等多种花卉为主体的立体小景观,展现的是:花丛中,喜鹊停在枝头叫喳喳,吸引了彩蝶来采花蜜,藤上挂着串串葡萄,一对宝宝葫芦让人爱不择手。每位观赏者都忍不住伸手去摸一摸,最吸引人的是在草地上,还有那两个神态逼真的小孩,女孩的花边帽,公主裙,男孩的牛仔帽,绅士服都运用的是丝网花技术,稚气十足又有点滑稽可笑,值得一提的是在一片郁郁葱葱绿色中,有珠串的小白兔,以及一对用中国结方法编制的金龟父子,这是结合其他工艺方法制作的,这场景犹如一场龟兔赛跑即将拉开序幕。整幅作品充满童趣的欢乐和稚趣,我想这就是大家时常说的“文化”,它让我们生活充满变幻和欢乐。
丝网花的制作给我的生活带来了美的享受,带来了无穷的乐趣。当我把制花技能教给社区学员们同时也给他们送去了欢乐,原本陌生的邻里关系变得熟悉亲近起来,大家的生活充实了,有色彩了。
四年来,我坚持在静安老年大学学习,我深有感触的是:学习生活让我摆脱了朋友越来越少的“孤独感”,无所事事的“寂寞感”,社会家庭生活中角色变换的“失落感”,学会用自己新的视野,新的风范去积极参与社会的发展,从而发挥了自己的睿智,展现了人生的价值和生命力,我想这可能就是当代老年人的新追求,新风貌吧!在我认识的老年学员们都体会到,老年教育是使老年人摆脱不良情绪,提高老年人文化素养的重要手段。老年人是社会发展的收益者,也应是社会发展的参与者,让我们广大老年人在学习中求知,求乐,求进。然后再发挥余热去回馈社会。
上海老大静安分校 陈民强
2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