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学习网 上海老年人学习网
今天是2025年11月19日,上海:
首页 > 信息中心 > 信息详细
7旬老太收藏3000把算盘欲建计算工具博物馆
2008年01月05日 来源: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05日04:12 四川新闻网-成都晚报 浏览次数:17
本报记者 潘菲 摄影报道

  “一上一,一下五去四,一去九进一……”每到周末,拐枣树街27号院就会传出一阵阵清脆的算珠声,邻居们都知道,那是陈履兰婆婆又在打算盘了。走进与算盘打了60年交道、收藏了近3000把算盘的陈婆婆家,映入眼帘的皆是算盘。办一个西南地区最大的计算工具博物馆,让中国的第五大发明算盘流芳百世,是77岁的陈婆婆的最大心愿。

  耍家·故事

  她和3000把算盘为伴

  走进陈婆婆的家,你会有一种走进算盘作坊的错觉。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把长约1米的大算盘,每一颗算珠都像核桃一样大小。还没来得及细细欣赏,又发现桌面上、橱柜里还摆满了大大小小算盘。这些算盘以形状分,有双珠、折叠式、箱形、宝塔形等,以材质分,有木算、象牙算、玉算、金银算、青花瓷算等。陈婆婆说,这些算盘中最大的制于民国年间,长1.1米,宽0.41米;最小的纯金算盘长11毫米,宽7毫米;最古老的是出土于西周的陶丸算珠;最现代的是日本的手表算盘。

  “如果把这些算盘都拿出来,够开一个算盘商店了。”陈婆婆可以说是西南地区最大的算盘收藏家。退休前一直从事会计工作的她,没少与算盘打交道。退休后,她也没有忘了这位老朋友。只要一看到有好算盘,她就立刻买回家收藏。为了安置这些“宝贝”,陈婆婆把家中一间卧室改成了一个小型算盘陈列室。

  收藏了中国最早的计算工具

  收藏了近3000把算盘,陈婆婆认为其中最有价值的,还是中国最早的算珠——西周陶丸。可别小看这些大大小小的圆形珠子,它可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计算工具,当时人们就是靠数陶丸来完成计算的。而陈婆婆收藏的“西周陶丸”,与出土于陕西歧山县西周宫室遗址的陶丸一模一样,都是距今3000年的物品。早在十多年前,陈婆婆就在一本《中华算盘精品鉴赏》上看到过有关西周陶丸的介绍,之后就一直对它念念不忘。没想到几年前,陈婆婆竟然真的有幸买下这种陶丸。当时,卖家并不了解这种陶丸的珍贵,把它们放在一个极不起眼的角落,陈婆婆提出买的时候,卖家还十分疑惑,不了解陈婆婆买这些陶丸做什么。

  5000元钱买来“传家宝”

  上世纪80年代末,陈婆婆的算盘收藏才刚刚起步,她只能与朋友交换算盘,但品种都差不多。最后,她想出一个妙招,让走街串巷的收荒匠帮她“搜”寻全成都的“废”算盘,然后卖给她。有一次,一个收荒匠非常激动地找到陈婆婆,说他在乡下一个农家找到了一把非常珍贵的算盘,做工非常精细,而且是家里的传家宝。一听到有好算盘,陈履兰急忙让对方拿来看看,这把算盘全红木做的框,黄花梨木做的算珠,青铜做的杆。陈婆婆当时还从来没有看到过这样的算盘,就连《中华算盘精品鉴赏》上也没有记载。没有丝毫犹豫,陈婆婆掏出5000元钱买下了这把罕见的算盘。

  收藏·遗憾

  与两把算盘失之交臂

  即便陈婆婆想尽办法收集算盘,但她还是会与心爱的算盘失之交臂。2003年,陈婆婆在武侯祠附近的古玩店买到了一把青花瓷算盘。看见陈婆婆是个资格的算盘爱家,临走的时候,老板特意告诉她过一阵还会到一把好算盘,如果喜欢千万别错过。不久后,陈婆婆如期来到古玩店,老板手中果然握着一把上好的玉石算盘。一颗颗晶莹剔透的玉石算珠,一看就是明代的物件。陈婆婆心里一阵狂喜,开口就要谈价钱。但老板却非常为难地说,几分钟前已有一个玩家看上了那把算盘,而且付了定金。眼看着一把上好的玉石算盘落入他人之手,陈婆婆心痛极了。还有一把算盘,老板开价要1万元,陈婆婆有些犹豫,想等一段时间再去压压价。哪知道,当陈婆婆再次来到这家古玩店时,老板已经关门歇业了。“现在就是2万元,我也愿意买,可惜买不到了!”陈履兰非常遗憾地说。

  耍家·愿望

  建立一个珠算博物馆

  由于藏品实在太多,陈婆婆家的陈列室里的大小算盘已经重重叠叠,放不下了。看到上海的珠算收藏家陈宝定修建了一个私人珠算博物馆,陈婆婆也有了自己的想法,她要开一个计算工具博物馆,把她这些年收藏的算盘、手摇计算机、计算尺、计算器等展示出来,让更多的人了解算盘的历史,了解中国的第五大发明——算盘。

  视觉延伸

  中国第一个家庭收藏馆

  坐落在上海市建国西路378弄8号陈宝定家中的“陈氏算具陈列室“,创建于1981年3月22日,当时是为了接待日本珠算研究会铃木久男会长一行的参观而创办,是中国第一个家庭收藏馆。当时,他的邻居、享有“会计之父 ”之誉的潘序伦先生为陈列室题写了“算盘迷宫”的匾额。后来,为了将自己65年收藏生涯中积累的1500件古今中外的算具和一万多件算具资料向世界展示,八旬高龄的陈宝定以苦学电脑,并在互联网上开办了“算盘世界博物馆”。

热点推送 更多>>

剪纸作为汉族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一直被广泛传承。


近日,学校陆续传来佳音,《工笔画介绍》《透过堂号看家风》《中国古桥介绍》《木贴画作品教学》等四门课程被上海电视台“金色学堂”频道录用,先后在16频道播出。《寻味仓城——品米糕 寻漕运》《松江布与二十四节气》两门课程在2021年上海社区教育优秀微课评选中分别荣获一、二等奖。


为进一步深化社区教育区域联动,加强社区学校之间交流互动,4月3日周四上午9:00,在斜土社区学校4楼教室,斜土社区学校、龙华社区学校组织全体专职教师开展校际交流学习活动。


每周四清洁家园。

为了进一步提高社区青少年对新型毒品的认识及预防意识。8月15日,田林十一村居民区邀请街道禁毒办的杨警官在田林十一村活动室开展禁毒知识宣传会,社区青少年二十几人参与。

时间飞逝,为期四周的漫步天平悦行走活动就告一段落了,参加活动的每一位同学都收获满满,

大伏天,夏日炎炎,桃源村睦邻点气氛热烈。

为丰富辖区青少年的暑期生活,拉近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关系,7月27日,莱顿社区联合社区学校在同舟职校开展了“手把手做西点”亲子烘焙活动。


为了通过形式新颖、寓教于乐、趣味性强的活动来开展青少年科普教育工作,7月26日上午,莱顿学习点开展了“世界多奇妙”科普电影活动。


6月18日下午,由九亭镇老年协会主办,九亭镇成人学校、九亭镇文体所共同协办的九亭镇社区教育十年展演在镇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举行。

      6月15日下午,由九亭镇老年协会主办,九亭镇成人学校、九亭镇文体所共同协办的九亭镇第三届老年舞蹈展演在镇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热烈举行。

6月15日,伴随着夏季的微热,一月一度的为民服务日在莱顿拉开了序幕。早上8点,小区志愿者们如约来到了活动地点,早早的为即将开始的志愿者活动做起了充分准备。


访问人数 :
联系电话:021-64837223
时       间:上午8:30-11:30;下午1:00-4:30(工作日)
地       址:上海市徐汇区钦州南路500号5楼
邮       编:200135
上海远程老年大学
2016 © 版权所有
沪ICP备050520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