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周六,在建新居委文教干部朱雅萍的组织下,我和周边邻居一起前往天平社区文化中心两楼的“名家坊剧场”,观看了由上海滑稽团带来的演出“侬开心就好系列——小滑稽专场”,本场演出人员虽然只有九名,但却看得在场的所有人都津津有味。
演出开场了,节目内容丰富多彩,分别上演了独角戏(十三人搓麻将),(三毛学生意),(母亲);小品(妙手回春);快板(花灯赞礼);笙箫独奏(赛马,葡萄熟了)。每个节目都安排紧凑有序,节目主持人美丽大方,很有亲和力,不断与观众互动,台下观众热情回应。其中,独角戏作为上海地域文化的典型代表,非常有地方特色。过去独角戏只是一个说,现在变成双人和多人演,独角戏区别于相声的是说上海话。三个人的独角戏演绎了十三人搓麻将的情形,把搓麻将的每个人描绘的活灵活现,让观众有身临其境感觉,幽默可笑,用上海话鞭打搓麻将人丑态;三毛学生意,更是在笑声中告诉我们有些事情别太较真,别太计较,有些事太认真了弄巧成拙,有些事不在意会歪打正着,演员用讽刺的语言警示人们,态度决定成败;独角戏母亲,演员用惟妙惟肖的上海话歌颂我们伟大祖国的丰功伟绩,赞扬对母亲的情怀,用嘹亮的歌声表达祖国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的憧憬,让台下的观众十振奋;小品妙手回春,反映良好的医患关系,演员语言活泼,形象可爱,满满的正能量;快板书和笙箫独奏是当天赢得观众掌声最多的节目,快板书的节奏快,口齿清,台词押韵、诙谐,表演者功夫过硬,笙箫独奏彰显演员的功底非凡,观众随着乐曲轻跟着唱起来……
在观众的笑声和热烈的掌声中把演出推向高潮,这次演出成功落下帷幕!谢谢上海话剧团,谢谢天平街道,谢谢建新居委会! 我是个外地人,上海话听的七七八八,不会说。根据我的理解写了一点感受。到了退休年龄,有时间有条件要云游四海,不论到哪里一定要入乡随俗!
社区居民:吕玉莲
建新居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