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李逸平代表
东方网特派记者靳慧3月17日北京报道: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加快推进。”这让来自上海浦东新区的全国人大代表李逸平激动不已。
李逸平代表在接受东方网记者专访时表示,浦东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是中央在新形势下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国家交给上海的一项重要任务。这几年,浦东新区经济社会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今后浦东新区更要在攻坚克难、先试先行和体制环境三个方面实现突破。
突破一:攻坚克难
根据中央的要求和部署,上海市委、市政府组织进行了积极谋划和推动落实,要求浦东新区紧紧围绕“三个着力”,力争在关键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突破,力争建成行政效率最高、政府决策和信息透明度最大的地区之一。
李逸平代表表示,浦东新区要实现发展,首先要在攻坚克难方面实现突破。一要围绕率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聚焦张江”,突出创新体系和创新环境建设,同时探索鼓励多种所有制单位承接国家和地方各类重大专项的新机制和新模式,努力建设成为自主创新示范引领区。二要围绕率先探索新型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机制,重点从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就业保障和社区管理“四个一体化”入手,加快实现城乡统筹发展。这也是全国各地普遍较为关心,需要加以改革突破的重要问题。
突破二:先试先行
“先试先行方面,浦东就要充分利用陆家嘴金融市场相对集中、金融机构集聚的有利条件,进一步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大力推动陆家嘴金融城建设。”李逸平说。
“以市金融办牵头,争取国家在这些方面先试先行。”他说,这也是上海进一步发展现代服务业过程中,需要中央给与大力支持的重要方面,力争突破。浦东在各个方面则要为先试先行实现突破创造更加良好的氛围和基础支撑。
突破三:体制环境
“我们浦东新区要力争率先形成一个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更具活力、更富效率、更加开放的体制环境,坚持小政府、大社会,建设透明、高效的服务型政府。”
李逸平代表说,浦东要在国家有关部委大力支持下,深化浦东机场海关、边检、检疫申报“三单合一”试点,完善电子口岸功能,建设高效的“大通关”体系,包括推动空康保税物流园区的建设等等,为进出口贸易提供更加便利的条件。若能在这些方面进一步取得突破,将会产生更大的影响和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