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巷成人学校——我的又一条娘家路。。。
在我很小的时候就被赵巷镇丰浜村养父母领养,我生父母家就在松江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美丽的佘山脚下。那时没有马路,只有乡间小路,弯弯曲曲的小河木桥,偶尔有一座简陋的石桥。我十多岁就一个人跳跳蹦蹦一路小跑回娘家,娘家的路我记忆犹新。
时光茬冉,家乡巨变,今非昔比。儿时的娘家路再也找不到了。我浑然好象自己还在年少时代,怎么不小心步入了老年人行列,成了赵巷成人学校的常客。每周四次去参加学习、培训,把我的老年生活安排得满满当当,我觉得非常充实、丰满,幸福指数盈溢。
美轮美奂的成校有着一大间宽畅明亮的书法教室,配备了书法习作的设备,墙壁上安装了磁性展示板,有投影录像,每逢周一下午,学校聘请了曾是全国青年教师书法比赛获奖者、本镇退休老师袁存根担任书法老师,袁老师教学认真负责,耐心地手把手教我们,学员们虚心学习,一丝不苟地练写,有时教室里安静得一根针掉地下也能听见。袁老师对中国书法博大精深、渊源远流长的历史讲解令人折服。
周三下午是书法沙龙,学员们都跃跃欲试,把学习的知识写成作品张贴在展示板上,由老师点评,学友相互切磋,提高技艺。书法课有时播放录像,观看著名书法家的讲座,有时还邀请书法专家到校面授,使我们受益匪浅。
每周四下午,我和喜欢沪剧的姐妹们欢聚一堂参加成校开设的沪剧班,沪剧老师是白鹤镇文化站的沪剧演员,秀外慧中的顾老师,有一副磁性般的好嗓子,上课严格认真,一字一句要求精确到位,韵味十足的上海传统戏剧在成校弘扬传唱,已有好多学员到沪剧沙龙登台演唱,获得好评。
周五下午成校开设有声乐班,请来了上海音乐学院的高才生,现任崧泽学校音乐老师。隽秀靓丽、气质高雅的孙老师,边弹钢琴边教我们如何发声、发音、运气,她那美妙的歌喉,像百灵鸟一样清脆悦耳、动听。我们的歌声穿透楼宇,传得很远很远……。由于报声乐班的学员多,学校按排了二个班级,成校的石校长亲自兼任一个班的声乐教学,学员的热情高涨,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成校还办了好多我心仪的培训班,我好想全部都参加,无奈分身乏术。
我们这一代人由于十年浩劫,失去了大学的学习时光,过去是岁月蹉跎,而今是生逢其时。“厉害了我的祖国”、“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彰显了中国的感召力,我们老年人的生活在花团锦簇、书香馥郁的赵巷社区里,真正做到了老有所学、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这也就是我的获得感。因此赵巷成人学校也就成了我又一条娘家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