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学习网 上海老年人学习网
今天是2025年09月11日,上海:
首页 > 信息中心 > 信息详细
秋分已至,送您6个秋季养生保健小tips
2024年09月27日 来源:上海 普陀区 曹杨新村街道 严青 浏览次数:3

  9月22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秋分。秋分标记着秋季的中点,意味着暑热将逐渐消退,气候转凉。随着秋分的到来,阳气渐收、阴气逐增,人容易感觉疲倦、乏力。因此,为增强体质、顺利度过秋冬季节,秋季养生尤为重要。以下为大家总结了6个秋季养生保健的常识,希望能为您提供帮助。

1.注意防燥

  秋冬气候干燥,容易损耗人体津液,导致口干舌燥、皮肤干裂等不适。应多次少量饮水,以促进新陈代谢,注意不要一次性大量饮水,以免加重胃肠负担。此外,建议多食用滋阴润燥的食物,如秋梨、银耳、百合和蜂蜜等,尽量减少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的摄入。

2.预防疾病

  秋季是呼吸道及胃肠道疾病的高发期,应加强防护措施。保持室内通风,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在密闭环境中坚持佩戴口罩,必要时可考虑接种流感疫苗。同时,要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不洁食物和生冷食物,以防胃肠道疾病的发生。

3.适度运动

  秋季气候宜人,是锻炼身体的好时节,但应避免过度运动导致大汗淋漓,损伤阳气。建议选择散步、慢跑、太极拳、瑜伽等舒缓的运动方式,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体质,提升免疫力。

4.合理作息

  秋天气候转凉,许多人会感到疲惫,这即是所谓的“秋乏”。早睡早起是消除疲劳的有效方法,建议在晚上10点前入睡,且避免睡前长时间使用手机,以免影响睡眠质量。充足的睡眠不仅有助于恢复体力,还有利于调节情绪,促进心理健康。

5.调节情绪

  秋季气候多变,容易引发情绪低落或忧郁。保持心情舒畅尤为重要。可以通过旅行、阅读、与亲友交流、观看电影等方式缓解压力,放松心情。此外,充足的睡眠也是维持良好情绪的关键。

6.注意保暖

  秋季早晚温差较大,应注意适时增减衣物,防止受凉感冒。老年人和儿童尤需关注头部、颈部、腰腹部及脚部的保暖。建议每天晚上泡脚,以促进血液循环并放松肌肉。泡脚水温以40℃左右为宜,时间控制在20分钟左右。

  秋季正值“金九银十”,养生保健应尽早提上日程。顺应季节变化,科学调整生活方式,从饮食、运动、保暖、作息、疾病预防及情绪管理等多个方面综合调理,才能保持身心健康,度过一个愉快、充实的秋季。


热点推送 更多>>

   线上线下同步创新意  体验智慧生活

老年教育数字化转型  智能知识科普


洞泾社区学校根据老年人面临的数字困境和日常生活需要,通过线上线下课程相融,开设“智能手机的应用”、智慧生活等系列课程和培训,有力帮助了老年人告别“数字恐慌”,让老年人更好地跟上时代、享受数字红利。


强海祥老师是一名中共党员,囯家二级演奏员,2012年从江西采茶剧团退休后回沪定居。退休后的他,热心公益事业,参加各类团队活动,甘当志愿者,发挥余热,默默无闻地实现着他的人生价值。

12月14日下午,“悦读泗界”项目实施研讨会在学校207会议室召开。东华大学旭日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王玲、泗泾成校校长侯爱萍、副校长占克明以及部分社区(老年)教育教师参加会议。

为深度挖掘文化内涵和城市发展,提升文化素养,新虹街道特开展“行走修身 文明实践”人文行走系列活动。告别城市的喧嚣,行走于美丽的乡村,换一种角度感受城市的发展,国家的强盛;去赏阅万千书卷,让思想飞跃空中,品味人生,沐浴文化;走进剧院,去感受美轮美奂之所演绎的精彩绝伦,与美好相遇,与艺术相聚。


营造校园朗朗读书声

              体验班先入“微信读书”


如何教育第三代,如何和第三代有效沟通,一直都是困扰广大爷爷、奶奶们的烦恼之处。为此,在长桥街道及长桥社区学校的指导下,汇澜园居委,组织小区居民共同观看了《乐学大讲堂》的讲座直播,现任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张民生研究员,为大家带来了一场生动的讲座。


3月15日下午14:00,湖南街道16个居委学习点、以及敬老院、邻里会分别在各自的活动室登录“上海老年人学习网”首页在线点击收看了上海远程老年大学首场《乐学大讲堂》直播——《谈谈第三代教育》。

今年2月28日,国务院公开印发了《“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现摘录其中的第八章第一节,关于“发展老年教育”的论述,供广大师生学习、了解。

安亭镇社区学校报道,4月6日上午,由安亭镇学习型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和昆山花桥经济开发区社会事业局共同组织策划的“书香双城·共享学悦”读书月开幕式活动准备会,在昆山花桥经济开发区社区教育中心顺利举行。
访问人数 :
联系电话:021-64837223
时       间:上午8:30-11:30;下午1:00-4:30(工作日)
地       址:上海市徐汇区钦州南路500号5楼
邮       编:200135
上海远程老年大学
2016 © 版权所有
沪ICP备05052049号-2